从美妆行业内的供应链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货品的供应链;另一种是供需链,商品从厂家到终端,提供营销解决方案,激活用户需求。供应链系统在商品销售链路中的参与度不断在提升。
由于渠道变革,中国自主品牌在传统CS渠道的发展陷入瓶颈,制造端和消费者端的沟通越来越扁平化,并且有很大的需求量,这都成为企业转型突围的机会点。因此,越来越多具有上游生产实力的品牌和企业将重心转向供应链平台打造。比如,在今年的华南美博会上,我们采访彭氏时发现,目前彭氏已经转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发展品牌,继续深耕CS渠道和全渠道布局;另一方面推出OBM服务,即立足于F2C模式,将单品类功效深度细分化、小众化,为需求者推出平台定制品牌,发展制造一体化的一站式供应链。
广东省是我们国内化妆品产业大省,产业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截止2019年,全省大概有化妆品生产企业2600余家,约占全国生产企业总量的55%。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化妆品生产企业依靠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等通过背后强大的物流系统,服务区域性网红,为主播提供优质的产品,建立小型的供应链系统。
在浙江义乌,有一个被称为“网红直播第一村”义乌北下朱,村内99栋商住楼、1200间营业房,20000多网红带货主播。在北下朱的1000多家档口里面,很多都多品类产品门店,前一天在网上出现的爆品,第二天就能在北下朱找到类似产品;更神奇的是,在这里的很多档口中,你可以选购到一整个开店铺需要的产品。可以说,每一个档口的背后都有数家,甚至数十家工厂所构建成的供应链体系。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沉淀三年的“新制造”样板“犀牛工厂”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虽然“犀牛工厂”从服装业切入,这也为美妆产业的发展发出了重要的信号。
“犀牛工厂”的核心是C2M/B2M定制,或许C2M并不是新鲜事物,这种模式强调制造业与消费者的衔接,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用户定制模式,通过小批量,反应快的柔性供应链,可以实现按需求生产,极大降低产品在销售链路中的试错成本;同时,从商品生产到终端消费者,跳过品牌商、代理商、最终销售终端等渠道和中间环节,实现对中间成本的节省控制。在美妆行业,很多大型OEM企业也开启柔性供应链体系,开始逐渐取消最低起订量的规则,让供应链体系在市场表现中变得更加灵活多变。
未来的美妆上游生产供应链,需要通过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以聚合商品供销、渠道资源、对接服务供需,帮助各零售业实现点对点、端对端之间的供销管理,直接支撑区域间及跨区域的大规模协作,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企业间货源的相互对接,供应链在美妆新零售时代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