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赛事都不属于ATP赛事,而是ITF(国际网联)的比赛。
虽然我们在报纸杂志和网络上最经常看到是ATP和WTA,因为世界上最好的男子和女子选手都是这两个协会的成员,这两个协会做的宣传和推广也是最好的,也是最有钱来做宣传的,但世界上进行的最多的应该算的ITF的比赛,因为ITF的主要职责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网球,所以ITF它负责承办所有的低级别的比赛和少年比赛。其中男子的比赛分为希望赛(Futures Tournament)和卫星赛(Satellite Circuits)。其中希望赛必须由连续三周的三个,每个比赛的总奖金为1万美圆的比赛组成;或者是连续二周的二个,每个比赛的总奖金为1万5千美圆的比赛组成。而卫星赛必须是由一个国家的网协来出面主办的连续四周的四个,每个比赛的总奖金不低于6,250美圆的比赛组成,最后的一站是总决赛的形式,只能由前三站总积分靠前的选手参加。卫星赛有总奖金为2万5千美圆(也就是每个比赛6,250美圆),5万美圆和7万5千美圆以及另外提供免费住宿和早餐等几种。一个没有世界排名的男子选手必须通过打这两种形式比赛来获得并积累ATP的积分,以使他有资格或者是更容易地去参加到更高级别的比赛。
虽然ITF的比赛奖金少,积分低,但并不就是没有奖金,没有积分。我们就拿奖金最少的一站总奖金为6,250美圆的男子比赛来说,获得冠军能得到812.5美圆的奖金,因为这种卫星赛的记分是先算出四站比赛的积分,然后再转换成ATP的电脑排名分,所以我们不拿这种比较复杂的记分方式来举例。我们另外拿一个1万5千美圆总奖金的希望赛的冠军来举例,他能将拿到18分的ATP的电脑排名分,和1千3百美圆的奖金。
ATP的比赛主要分为两大系列,一是ATP TOURNAMENTS可以译为ATP系列赛,一是CHALLENGER SERIES TOURNAMENTS,译为挑战系列赛。我们也许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挑战系列赛前并没有ATP,虽然挑战系列赛是由ATP来负责搞到,但拿挑战赛的头衔不是说就是拿ATP的头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通常我们在ATP的网站上查一个男球员的资料,上面如果说他有一个冠军头衔,就是说他在ATP系列赛中获得过冠军。ATP系列赛又包括下面六种比赛:1,大师杯赛;2,世界双打锦标赛;3,世界队际锦标赛;4,网球大师系列赛,也就是所谓的超九赛事;5,国际黄金系列赛;6,国际系列赛。
国际系列赛是ATP最低级别的比赛,它比赛的总奖金分成40万美圆,60万美圆,80万美圆和100万美圆不等。而国际黄金系列赛的总奖金分为80万,100万美圆。九个大师赛的总奖金当然是超过1百万的,它们的奖金由各自的组委会来决定。我们以前的上海的喜力公开赛就是40万美圆的最低级别的ATP赛事。
挑战系列赛的总奖金分为以下几类:2万5千美圆,5万美圆,3万7千5百美圆加免费住宿和早餐,7万5千美圆,10万美圆,12万5千美圆加免费住宿和早餐,15万美圆。拿参加一个五万美圆的挑战赛来说,如果获得冠军能拿到50分的ATP电脑排名分,和7千2百美圆的奖金。
几乎所有的职业选手都是从参加最低级别的巡回赛,希望赛打起,只是上升的速度不同而已,少数选手很快就进入到更高级别的赛事而大部分选手也许打了很多年还在这些最低级别的赛事中苦苦挣扎。如果一个选手在青少年时期就成绩不错,并且本国的网球也比较发达,比如罗迪克,就可以凭借外卡参加一些高规格的比赛,如果确实很有实力,那么他就能很快的获得足够的排名分,并进入到挑战赛级别甚至是ATP的比赛中去。
参考资料:
平均76年
哈雷慧星是一颗被预测出时间而且经证实的大彗星。1705年,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最新的运动定律,预言了这颗在1531,1607和1682年被看到的彗星能在1758年回归,虽然哈雷于1742年去世,但这颗彗星却如期在1759年重新回来了。为了纪念哈雷,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颗彗星。
哈雷的平均公转周期为76年,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几个76年得到它的精确回归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变更,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阳时大量蒸发)也扮演了使它周期变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
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约为16x8x8 千米。它在众多彗星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又大又活跃,且轨道明确规律。这使得Giotto飞行器(ESA所有)瞄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它无法代表其他彗星所具有的共性。
哈雷彗星将在2061年返回内层太阳系。
2062年哈雷慧星将再次光临地球。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是76年 .
他的发现者; 埃德蒙·哈雷,出生于1656年的英国,20岁毕业于牛津大学王后学院。此后,他放弃了获得学位的机会,去圣赫勒纳岛建立了一座临时天文台。在那里,哈雷仔细观测天象,编制了第一个南天星表,弥补了天文学界原来只有北天星表的不足。哈雷的这个南天星表包括了381颗恒星的方位,它于1678年刊布,当时他才22岁。1680年,哈雷与巴黎天文台第一任台长卡西尼合作,观测了当年出现的一颗大慧星。从此他对慧星发生兴趣。
哈雷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就是他对一颗慧星的准确预言。哈雷在整理慧星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发现1682年出现的一颗慧星的轨道根数,与1607年开普勒观测的和1531年阿皮延观测的慧星轨道根数相近,出现的时间间隔都是75或76年。哈雷运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反复推算,得出结论认为,这三次出现的慧星,并不是三颗不同的慧星,而是同一颗慧星三次出现。哈雷以此为据,预言这颗慧星将于1759年再次出现。1759年3月,全世界的天文台都在等待哈雷预言的这颗慧星。3月13日,这颗明亮的慧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出现在星空中。遗憾的是哈雷的计算,预测这颗慧星将于1835年和1910年回来,结果,这颗慧星都如期而至。这颗慧星就是今天几乎人人皆知的“哈雷慧星”。慧星的神秘性随之被打破。
更有趣的是:哈雷慧星每靠近地球时,地球上就出现神奇的彗星蛋,另人百思不解。1682年 德国的马尔堡,有只 母鸡生下一个奇异的蛋,蛋壳上布满星辰花纹;1758年 英国霍伊克附近名叫齐尔撕·卡拉斯的农民的母鸡下了一枚蛋,壳上有彗星图案;1934年 希腊科扎尼一只母鸡产下的蛋上彗星图案特别清晰、规则,后由国家收藏;1910年5月17日 法国一名叫阿伊德·布莉亚尔的女人家里的母鸡生下一个蛋,蛋上的彗星图案擦不掉;1986年 彗星蛋又出现,意大利的博尔伐一户居民得到一枚珍贵无比的彗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