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是用来组织生产、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如果不周密地制定看板的使用方法,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从看板的使用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领会精益生产方式的“拉动式”生产的独特性。
传送看板与生产看板
在看板管理中,将物流与信息流区分为工序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工序内的物流、信息流,分别由传送看板与生产看板进行控制。传送看板担当指挥零部件在前后两道工序之间的移动。传送看板的使用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看板必须随实物,即与产品一起移动。当后工序需要补充零部件时,传送看板就被送至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并附在所需的零部件的容器上,同时取下该容器上的生产看板。放入生产看板专用盒中,传送看板附在装有零部件的容器从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搬运到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当后工序开始使用其入口存放处容器中的零部件时,传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入传送看板专用盒中。由此可见,传送看板只是在前工序的出口存放处与后工序的入口存放处之间往返传递。
企业管理中,6S看板在JIT中的功能、使用规则和种类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回答
准时化生产方式要求信息的及时准确,为此需要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美国流行的MRP(材料需求计划)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它仍建立在批量生产基础上,准时化生产则在一个流中采用看板来实现前后道工序的信息连接。
1.看板的概念?
? ? ? 看板 是一种能够调节和控制在必要时间生产出必要产品的管理手段。它通常是一种卡片,上面记载有零部件型号、取货地点、送货地点、数量、工位器具型号及盛放量等信息,生产以此作为取货、运输和生产的指令。? 看板生产的主要思想是:遵循内部用户原则,把用户的需要作为生产的依据。传统生产采用上道工序向下道工序送货,加工过程由第一道工序向最后一道工序推进,因而被称为“推动式”生产,看板生产则采用“拉动式”,由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取货,一道一道地由后向前传送指令。
2.看板生产的流程?
? ? ? 实现看板生产的方法因产品特性和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以图1.04所示的情况为例,看板生产的流程有以下6个步骤:1)工序B接到生产看板;2)工序B凭取货看板和空的料箱I到工序A处取货;3)工序B将装满所需零件的料箱II上的生产看板取下,和取货看板核对后,将生产看板放入工序A的生产看板收集箱内,取货看板则挂到料箱II上;4)工序B将料箱II取走,并将料箱Ⅰ放到料箱Ⅱ原处的位置;5)工序B开始按生产看板上的要求进行生产;6)工序A接到生产看板后,去其前道工序取货。
3.看板生产的原则
1)后工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向前工序领取必要的零件;
2)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需的零件(包括型号、质量和数量等);
3)看板数量越多在制品越多。所以,应尽量减少看板的数量;
4)挂有生产看板的料箱内不允许有不合格品。
4.看板生产的优点
1)生产活动的信息反馈及时、高效,具有“自律”能力;
2)看板随物流而动,使信息流融于物流之中,易于管理;
3)库存量低,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
4)使生产中许多问题暴露出来,促使企业不断改善。
看板生产虽然有许多好处,但必须满足以下一些前提条件:
1)原材料和零配件的供应必须准时、保质、保量;
2)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并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
3)生产属于流水型、并能均衡地生产。
看板管理方法是6S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看板管理的成熟也是6S管理趋向成熟的一种标志。,JIT要想顺利开展,必须有成功的看板管理作为基础,看板管理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后工序之间进行物流或信息流的传递。JIT是一种拉动式的管理方式,它需要从最后一道工序通过信息流向上一道工序传递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看板。没有看板,JIT是无法进行的。当然,有些公司推行了MRS系统来代替看板管理,这种系统可以顶替很多复杂繁琐的人工而将f言息传递简单化、智能化。
在JIT中,生产命令和物流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功能。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部门提供的预测及订货情况而制定的生产指令只下达生产命令,各道工序都根据看板在适当的时间领取适量的原料或半成品配合适量的人员来进行生产。看板中记载着生产和运送的数量、时间、目的地、放置场所、搬运工具等信息,从装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哪个工序如果没有看板,就不进行生产,也不产生物流,看板的数量是多少就送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产品在配送的过程中也必须通过看板来确认信息。
在JIT中,看板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使用看板必须遵循下面的规则:
(1)没有看板就不能进行任何生产活动,包括配送;
(2)看板只能是来自后工序,最后的工序来自计划部门;
(3)各工序根据看板生产,不能多也不能少;
(4)生产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不能等待;
(5)看板必须与产品一起流动;
(6)不流转不合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