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产业链的激烈竞争,加上快递服务成本的增加和行业价格战的影响,导致了绩效的下降。
特殊时期的成本上升。中国快递、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官方通知显示,这三家公司率先调整了全国到上海的快递费用。例如,中通快递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启动快递费用调整机制,调整全国到上海的快递费用。圆通、韵达也发布了公告,并明确表示每张票增加0.5元。对此,中通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即将进入快递业务的旺季,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海快递市场人员、运输和场馆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首先调整了全国对上海的快递费用。业内人士表示,快递公司率先调整了全国对上海的快递费用,调整时间略早于前几年,主要是考虑到上海将于11月初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将增加运输安全升级带来的运营成本。
事实上,快递公司不仅在“双11”前夕提高了送货费。近年来,国内主要快递公司的快递费用一直在增加。去年5月,圆通、申通、韵达、中通等国内快递公司宣布从6月1日起每张票增加0.15元。
分销利润很低。首先,“送货费”不是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送货费,而是送货网点向送货网点支付的费用。根据行业消息来源,一封快递邮件从发送到接收基本上要经过七八个,甚至十个以上的链接。以北京到西安的快递为例。一趟下来后,进行了11次提成,北京快递的收集和收集,一级网点的封送,配送中心的分拣和装载,到干线邮件的运输,到西安配送中心的分拣和装载,一级网点的配送到快递,最后快递到门口,每个环节都会有成本,大约80%的快递费用将分配到这些环节。
与此同时,多年来快递产业链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潜规则”,即发件有利可图,而派件利润微薄。例如,一些快递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法是每件收取3-4元的佣金,而每件的佣金约为1-2元。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快递公司的销售人员在收发邮件方面很勤奋,但在收发邮件方面却很懒惰。这一利润分配规则也在背后起作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较高的配送费用也可以被视为快递公司解决配送业务与配送业务利益失衡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