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流关系图与物流相关图的区别如下。
1、物流关系图是指以形象化的方法来表示物料性质、数量和搬运路线的设计图。
2、非物流关系图是指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一个具实质性资产的企业公司对其他公司提供物流支持。
(一)效益背反理论
“效益背反”又称为“二律背反”,这一术语表明着两个相互排斥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二)“黑大陆”学说
在财务会计中把生产经营费用大致划分为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然后再把营业费用按各种支付形态进行分类。这样,在利润表中所能看到的物流成本在整个销售额中只占极少的比重。因此物流的重要性当然不会被认识到,这就是物流被称为“黑大陆”的一个原因。
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管理对企业盈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1962年,彼得·德鲁克将物流比作“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特别突出,它是流通领域中人们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学说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三)“第三个利润源”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在1970年提出的。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源。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人力领域最初是廉价劳动,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称之为“第二利润源”。然而,在这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说。
(四)物流冰山说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物流就像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看到的不过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人们过去所以轻视物流,正是因为只看见了冰山的一角,而没有看见冰山全貌的缘故。
除了上述较有影响的物流理论学说之外,还有一些物流成本学说在物流学界广为流传。如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系统说、服务中心说、战略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