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邮寄来的包裹被海关征税,一般有两种方式通知和处理。
一、你直接去海关驻EMS办事处了解,根据海关的要求,提供收件人身份证填写相关资料,海关会根据你的货物情况出具缴款通知书直接缴纳之后,在委托邮政替您办理清关手续就好了。
二、邮政局会电话通知你货物超标需要交关税,你也可以直接委托邮政局替你办理交税,等清关完毕通知你去取包裹的时候你把这个税款直接付邮政局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私人物品进口报关是海关规定的获准进境定居的旅客在规定的期限内报运进境安家物品,提供书面申请,定居证明,和其他相关对应手续。本着自用合理数量有限原则完成清关,准予免税进境。客人完成提货的报关方式。
私人物品进口报关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如下:
(1)对于需要进口家具的中国人:需出示在外国工作数年的证明和情况说明。
(2)对于需要进口家具的外国人:需出示在中国工作12个月的居留许可(上海市是10个月)。
(3)办理家具进口的关封需要到工作证的地方办理。
(4)寄自或寄往港澳台地区以外的个人物品,每次限值为1000元,免税额为50元。
私人物品进口报关须知
私人从国外寄东西到国内要收关税吗?
一、根据海关规定: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寄自或寄往港、澳地区的个人物品每次允许进出境的限值为人民币800元,免税额为人民币400元;寄自或寄往上述地区以外的个人物品,每次允许进出境的限值为人民币1000元,免税额为500元。超出上述免税限额部分,须征收进口行邮税。
二、你的包裹价值230$,合230*6.8=1564¥。所以你需要缴税的部分为1564-500=1064¥,具体税率要根据你包裹中是什么东西确定,具体参考如下内容:
我国行邮税税目和税率经过了多次调整,现行行邮税税率分为50%、20%、l0%三个档次:属于,50%税率的物品为烟、酒;属于20%税率的物品,包括纺织品及其制成品。摄像机、摄录一体机、数码相机及其他电器用具,照相机、自行车、手表、钟表(含配件、附件)、化妆品;属于10%税率的物品,包括书报、刊物、教育专用**片、幻灯片、原版录音带、录像带,金、银及其制品,食品、饮料和其他商品。
三、如果你的包裹里没有烟酒等物品的话,估计你要缴税在200元以内。海关会让你填写《进出境旅客境行李物品申报单》,纳税额就是根据你申报的商品金额,以及以上计算公式得出,海关会给你明确的答复,并要求在包裹放行前缴清。
扩展资料:
1职能
海关(2)各国政治、经济情况不尽相同,海关职责也有差异,即使同一国家,各个历史时期海关职责也有变化。但以下几项职责是绝大多数国家海关基本相同的:
①对进出口货物、旅客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出境运输工具,实施监督管理,有的称作通关管理,有的称作保障货物、物品合法进出境。
②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许多国家海关除征收关税外,还在进出口环节代征国内税费,例如增值税、消费税和石油税等。有些国家海关,还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进口商品罚金等。
③查缉走私。各国海关部对逃避监管、商业瞒骗偷逃关税行为进行查缉,尤其对走私禁止和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特别是毒品,每一个国家海关都加大查缉力度。其他部分或个别国家海关具有的特殊职能:如编制对外商品贸易统计、保税管理、沿海巡逻警戒、管理航行一级保护版权和专利权等。21世纪初,有些国家除对传统的有形贸易(实物)监管外,还对无形贸易(服务贸易)进行监管。许多国家政府指令该国海关履行国际出口管制制度,即对高科技产品、导弹技术产品、核相关双重用途产品、生化武器、常规武器、环境污染物质和有毒废料、濒危物种、文物等进行管理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中国海关职能有4项:监管、征税、查私和编制海关统计。
国际往来个人邮递物品限值为1000元人民币,港澳台往来个人邮递物品限值为800元人民币,应征税款不足50元的予以免征。按照大多数个人邮递物品(不含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适用10%、20%的进口税率计算,收件人需缴纳税款一般仅在50元-200元人民币之间。
根据《海关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对进境商品主要区别为货物、物品两大类不同监管对象,并适用不同的管理要求,包括:税率、许可证件等。一般情况下,无需通过支付钱款、境内外亲友间相互馈赠并邮寄的个人物品就是典型的物品,其具有“非贸易性”特征,进境后不得出售或出租。
相关法律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境物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海关依照本条例规定征收进出口关税;
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五条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境物品的所有人,都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五十六规定:进境物品的关税以及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合并为进口税,由海关依法征收;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1日起调整进出境个人邮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