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出口主要的付款分为三种,信用证L/C(Letter of Credit),电汇 T/T(Telegraphic Transfer),付款交单D/P(Document against Payment).其中L/C用的最多,T/T其次,D/P较少.\x0d\信用证是目前国际贸易付款方式最常用的一种付款方式,每个做外贸的人早晚都将会接触到它。对不少人来说,一提起信用证,就会联想到密密麻麻充满术语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天书。其实信用证可以说是一份由银行担保付款的S/C。只要你照着这份合同的事项一一遵照着去做,提供相应的单据给银行就必须把钱付给你。所以应该说信用证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保险的付款方式。信用证一旦开具,他就是真金白银。也正因为如此,一份可*的信用证甚至可以作为担保物,拿到银行去贷款,为卖方资金周转提供便利,也就是“信用证打包贷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信用证有的时候也不是那么保险。原因是信用证中可能会存在很难然你做到的软条款,造成人为的不符点。\x0d\第二种常见交货方式为电汇 T/T(Telegraphic Transfer)。\x0d\这种方式操作非常简单,可以分为前T/T,和后T/T,\x0d\前T/T就是,合同签订后,先付一部分订金,一般都是30%,生产完毕,通知付款,付清余款,然后发货,交付全套单证。不过前T/T比较少见一点,在欧美国家出现的比较多。因为欧美国家的客户处在信誉很好的环境,他自己也就非常信任别人。\x0d\最为多见的是后T/T, 收到订金,安排生产,出货,客户收到单证拷贝件后,付余款;卖家收到余款后,寄送全套单证。\x0d\T/T与L/C比较,就是操作非常简单,灵活性比较大,比如交期吃紧,更改包装,等等,只要客户同意,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信用证,就相当麻烦,必须的修改信用证,否则造成不符点(discrepancy),客户就可以拒付。T/T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成本比L/C要低。银行扣费比较少,一般都是几十美金。而信用证有时会多达几百美金。所以有的工厂做T/T报价比L/C要低一点。不过一般而言,信用证如果单证做得好,比T/T要可*,收款有银行担保,凭着信用证,就可以去银行打包贷款,资金压力很小。但是银行信用不好,或者外汇管制很严格的国家,信用证风险很大,如印度。\x0d\T/T和L/C各有优缺点,T/T和L/C如果结合起来做,那就相当保险,30%T/T, The balancee L/C.\x0d\另外还有几种用的比较少的付款方式:\x0d\D/P 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是跟单托收方式下的一种交付单据的办法,指出口方的交单是以进口方的付款为条件,即进口方付款后才能向代收银行领取单据。\x0d\分为即期交单(D/P at Sight)指出口方开具即期汇票,由代收行向进口方提示,进口方见票后即须付款,货款付清时,进口方取得货运单据。\x0d\远期交单(D/P after sight or after date),指出口方开具远期汇票,由代收行向进口方提示,经进口方承兑后,于汇票到期日或汇票到期日以前,进口方付款赎单。\x0d\D/A 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是在跟单托收方式下,出口方(或代收银行)向进口方以承兑为条件交付单据的一种办法。\x0d\所谓“承兑”就是汇票付款人(进口方)在代收银行提示远期汇票时,对汇票的认可行为。承兑的手续是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署,批注“承兑”字样及日期,并将汇票退交持有人。不论汇票经过几度转让,付款人于汇票到期日都应凭票付款。\x0d\以上除即期交单(D/P at Sight)还可以做,其他的都风险较大(相对L/C 而言),但也存在客户因市场价格等问题而不付款赎单,如果要做,只能做信誉较好、长期交往的老客户。\x0d\D/P付款(即:付款交单)、D/A付款(即:承兑交单)等付款方式采用得较少。主要由于这两种付款方式属于商业信用,即出口公司能否收到货款,完全取决于进口商的信用。进口商能否按时、按质、按量收到货物也取决于出口商的信用。对于信用好的进口商,一般不会出现不付货款的现象,遇到信用差的进口商,常常发生拖欠或拒付货款现象。因此,这两种付款方式多用于信誉比较好的进出口商。\x0d\D/P分险很大,但是如果和T/T结合起来,也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交货方式。因为有些国家,有些公司喜欢用D/P.那么打个比方30%T/T in advance, 40% after shipment, the balance D/P.\x0d\:\x0d\\x0d\国际贸易: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x0d\国际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
1、内部催收
①搞清楚拖欠的原因
确定客户是疏忽遗忘、资金链紧张,还是客户有拖欠的习惯,甚至是恶意拖欠等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催收方案,避免多走弯路。
方法:通过与对方工作人员、合作的银行、友商或上下游沟通,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做一下对方的资信调查(企业信用报告),将信息进行核对,抽丝剥茧,找到真实的拖欠原因。
②友好协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如果是高价值客户,还想长期合作,则避免在货款上伤了和气,尽量友好协商,提醒客户尽早付款,可适当承诺未来的合作给予更优惠的交易条件等;
针对以各种理由(资金紧张、银行账户变更、货物质量有问题等)故意拖欠货款的客户,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反驳话术和应对方案;
如果客户在资金上确实有困难,可以换个方案与客户沟通,让其先支付部分货款,其余的分期支付,这样既保障自己的现金流,也给了客户缓冲的余地。
如果对方存在因拖欠货款、贸易纠纷产生的法律诉讼记录,或者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甚至在走破产程序,建议尽快联系专业的第三方催收公司介入处理。
③依法办事,巧用国际法
面对一些死硬分子,可以拿出之前签署的合同,要求客户完成付款义务(前期签合同阶段,要十分严谨,且注意排雷)。
如果友好提醒无效,则明确告知对方拖欠货款会产生什么后果,例如供货商的罚款、港口的罚款等等,并表明依法办事的态度:必要时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利益与规则,让客户意识到不履行合约的严重性。
2、专业的第三方催收机构介入
考虑到语言、文化、地理、法律等障碍,如果企业内部催收3个月,客户仍是一赖到底,甚至失联,就应该立即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催收。
专业机构的业务人员熟知当地的司法、商业环境以及关系网络,并且催收经验丰富,催收渠道多,拥有完备的数据库,可对境外企业的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根据债务方特点制定最合适的催收方案。
雇佣专业的催收公司会比企业内部催收效率高,比法律诉讼所需费用更低,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开发新客户和服务按时支付账单的老客户身上。
3、诉讼催收
诉讼催收只能作为保底手段,因为其所有的工作都要视国外章程而定,诉讼流程复杂,结果不可控,如果对方没有还款能力,即使胜诉法庭也不确保能够收回货款,只是确认了债权,企业反而会损失更多。
诉讼最好的针对对象是那些有还款能力,无还款意愿的客户,这些客户通常并未料到国内企业会起诉,因此一旦收到传票,会及时联系债权人协商还款。
如果最终必须通过诉讼收回债务,催收律师还会根据账龄情况判断是否能够在当地进行诉讼,律师会根据案件的方方面面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建议。
总的来说,催款难是外贸行业的通病,我们需要掌握合适的方式方法,面对不同的客户采取正确且独到的方式,国内企业如果内部催收无果,需要尽快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案件进行分析,第三方机构会给企业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