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邮政编码033000。
离石地处山西西部、吕梁山腹地。介于北纬37°21′—37°42′,东经110°55′—111°35′之间,东西长44公里,南北宽30公里,国土面积1324平方公里。
离石区位独特,交通便捷。东界汾河谷地,西界黄河天险,自古为晋西军事要隘和商贸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今为华北通往西部的重要中枢。307、209国道交汇市区,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环城高速全线贯通,吕梁机场通达八方,立体式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离石气候宜人,资源富集。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9℃,年均降水量463毫米,无霜期110—170天。全区耕地35.2万亩,天然林占地77.76万亩,森林覆盖率27%,省属4个林场,天然草场60块,总面积71.7万亩。
境内已探明煤、铝土矿、铁矿、铅锌矿、铜矿、石棉、高铝粘土等十几种矿产资源。全区含煤面积175平方公里,总储量17.35亿吨,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区之一,其中4#煤是国内国际市场的紧缺品种,被中外专家誉为“国宝”。
吕梁有哪些县市
山西邮政编码:030000-048000。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城市简介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4月,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4-6]?。省会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余10个市从北到南分别是: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吕梁、晋中、长治、晋城、临汾、运城。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太原市小店区省府街3号。
截至2021年,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80.48万人。
以上内容参考:-山西
吕梁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省辖县级市,分别是:离石区、岚县、临县、兴县、文水县、中阳县、方山县、柳林县、交口县、交城县、石楼县和汾阳市、孝义市。
吕梁市简介:吕梁介于北纬36°43'~?38°43',东经110°22'~112°19',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东西最大宽度14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20公里,周边界限总长954.3公里。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部紧邻太原市、晋中市,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南部、北部分别与临汾市、忻州市接壤。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3.5%,耕地面积788万亩。
1971年5月,组建吕梁地区,2004年7月,正式撤地设市。现辖1区(离石)2市(孝义、汾阳)10县(交城、文水、兴县、岚县、临县、方山、柳林、中阳、交口、石楼),161个乡镇、街道(81镇、67乡、13个街道),总人口383万。
:吕梁市气候分区
吕梁市地形复杂,气候各异,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和气候条件,全市可分为四个不同的气候区域。
①晋西丘陵——春轻旱,夏微旱农业气候区
主要包括吕梁山西坡临县以南的离石、柳林、石楼等地区。该区光热资源在吕梁市趋于中等状况,降水多集中在7-9月,降水强度大,多大雨、暴雨,由于坡陡沟多,垦殖过度,易发生洪涝灾害。春季温高雨少,土地裸露,多大风扬沙天气,春旱时有发生,直接影响春播工作。
②兴县丘陵——温和,春干旱,夏轻旱农业气候区
本区包括兴县和紫金山以北的黄河沿岸地区。主要气候灾害一是干旱严重,春季干旱明显;二是降水集中,强度大,多暴雨天气,水土肥流失严重,三是秋霜冻来的早,常因霜冻造成大秋作物减产。
③吕梁山区——高寒,春微旱,夏不旱农业气候区
包括吕梁山主体山脉,汾河上游河谷间山小盆地及部分高原、垣地等,北至岚县、南至交口。该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水热资源分布不协调,中高山区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很低。
④盆地——温暖,春干旱,夏轻旱农业气候区
包括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四个平川县市的半山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平川地区生长期长,灌溉条件好。主要气象灾害一是比较干旱,二是干热风天气多,影响小麦丰收,三是有时出现麦收期烂场雨,夏季暴雨大风造成高秆作物倒伏及秋霜冻等,均可造成农作物歉收。
参考资料:
吕梁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