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有邮政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的实质就是给国有邮政企业业绩情况制订一个共同的行业标准,再以标准的评定结果得出不同的绩效等级。绩效等级与企业等级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不同绩效的邮政企业有着不同的等级和激励标准。这些激励标准可以包括工资增长幅度、人均工资总额、经营者的年薪所得、亏损补贴率、资金留存额度等等。在现阶段,邮政企业一方面要从分营后的亏损局面走出来,另一方面要给经营者足够的激励政策,并赋予其更广泛的经营权和理财权,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评判业绩的有力依据。在排除各种客观因素后,每年或一段时间对邮政企业进行一次体系得分评价,并将所得的绩效等级与企业激励等级挂起钩来,将对邮政企业领导层产生更有效的激励作用。
中央国有邮政企业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原有的行业评价指标已经满足不了竞争性邮政业务的需要。现有的财务性业绩评价指标建立在传统会计信息基础之上,主要来源于企业损益及资产负债状况等,对企业有形资产评价处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如收入增长率、收支差等,收入及其完成进度指标处于指标中主要地位。然而邮政企业属国家第三产业,其发展状况受其他主要产业发展影响。现代企业业绩提高与我国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邮政企业其主营收入的增长很难恢复到邮电分营前以电信发展为主导的增长幅度。随着我国经济向服务经济的发展,邮政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要有新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的网络优势,积极加入未来以信息和知识为主导的服务经济行列。各种与之相关的非财务因素指标如技术装备、员工素质、市场份额等等在企业评价体系中应成为重要指标。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邮政企业的资金使用及流向与每一个多元实体经济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且对应关系很明显,经营者的批示代表的不仅是此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而且包括其未来承担的责任。然而竞争是市场经济中表现最强的因素,经营活动不可能每次事项都与货币流动对应起来,如企业要招收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源减少、企业与用户经营伙伴关系减少、参与社会招标竞争失败等等,传统财务数据是无法反映的,也就是说原有的指标无法反映各经营实体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实质。指标体系如果不包含非财务项目,很明显将不能反映一个国有邮政企业内部各多元实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其持久的生命力情况也得不到体现。竞争使邮政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不再满足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的需要,非财务指标如企业地区影响、发展战略、市场份额等的介入有一定的必然性。
2、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是邮政企业适应经营环境、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需要。目前,无论是评价通信收入的绝对量、相对量,还是评价业务总量,主要都是对经营成果进行的事后衡量,注重的是一年或半年甚至单月的短期财务成果,对这种过去成果的衡量,导致的往往是经营者会控制短期经营活动以维持未来短期成果达到目标需要,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会扼制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过程,使具有未来增值能力的可行性项目、可用的人才资源、可投资的智力成果,甚至一条合理化建议,得不到必要的重视。潜在的发展能力决定邮政企业的未来发展价值,对邮政企业的综合评价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财务账面的指标,它反映不出指标来源,衡量不出未来发展因素,在对邮政企业指标评价中加入未来发展指标的评价便必不可少。分营后的邮政企业对未来经营的预计、未来经营战略的选择,将成为邮政企业今后发展的力量来源;同时在朝着信息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知识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动力能否使企业由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升级转换,未来信息经济在邮政企业占有怎样的份额,这也将成为目前邮政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邮政企业这种对未来绩效的驱动因素,通过相关指标体系评价出来,作为决策需要,便成为经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它能让人更清楚地看到企业经营者在引导公众消费邮政、以普遍服务取得政府专业性补贴、赢得公众满意度提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邮政企业满足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同时自然形成对企业绩效的肯定;根据市场的选择和经营者的决策来制订业绩衡量指标,并纳入整个绩效评价体系,也就成为对邮政企业评价中相当重要的内容。
中国邮政管理局官方网站
特别要能体现出“速”,现在的快递公司多如牛毛,如果不“速”,消费者将选择其他快递公司,大城市之间EMS还可以,县级以下市,到镇邮政支局(所),想送就送,不送就不送,至少累积够一车再送,没有监管机制,服务不到位。其次,网页跟踪信息模糊,如“未妥投。原因,其他”,晕了。
中国邮政管理局官方网站又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网站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官网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008年经重组设立(副部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国家局,是国家行政机关,与传统意义上的邮政局(现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单位。国家邮政局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邮政组织,处理政府间邮政事务,拟订邮政对外合作与交流政策并组织实施,处理邮政外事工作,按照规定管理涉及港澳台工作,并承担邮政监管责任,推动建立覆盖城乡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推进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保障机制,提出邮政行业服务价格政策和基本邮政业务价格建议,并监督执行。国家邮政局内设外事司、政策法规司、普遍服务司、市场监管司、人事司5个机构。
二、机构设置办公室(外事司),政策法规司,普通服务司,纪要通信司,市场监管司,人事司,机关党委。
三、现任领导马军胜,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国家邮政局局长、党组书记,负责全面工作、重点负责人事工作,归口管理人事司 。
解畅,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主要负责纪检、检查工作,行政效能监督工作,审计工作 。 ?
赵民,国家邮政局副局长。?
赵晓光,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主要负责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草案拟定工作。 ? ?
刘君,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主要负责邮政市场监管工作,集邮市场监督工作。
邢小江,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主要负责邮政行业发展战略、政策研究、发展规划工作。 ?
杨春光,国家邮政局副局长。
拓展阅读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快递暂行条例》
3月2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快递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供给侧和消费侧,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先导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快件业务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保障快递安全,保护快递用户合法权益,加强对快递业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制定《条例》。
《条例》以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为重点,规定了一系列保障行业发展的制度措施,包括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开办快递末端网点,按要求备案后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快递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快件大型集散、分拣等基础设施用地的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快递运输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快递服务车辆通行和临时停靠的权利;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管理单位采取多种方式为开展快递服务提供必要的便利;支持在大型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配套建设快件运输通道和接驳场所;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依法开展进出境快递业务,支持在重点口岸建设进出境快件处理中心、在境外依法开办快递服务机构并设置快件处理场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邮政管理等部门应当建立协作机制,完善进出境快件管理,推动实现便捷通关等。
立足于守住安全底线,《条例》规定了一系列安全制度,包括寄件人交寄快件和企业收寄快件应当遵守禁止寄递和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要贯彻落实法律规定的实名收寄制度,执行收寄验视制度;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可以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企业对快件进行安全检查等。
《条例》完善了快递服务规则,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包括明确快件收寄规则、投递规则;细化无法投递、无法退回快件的处理规则和快件损失赔偿规则;专门规定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对于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2、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快递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