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综合联动是指港口物流体系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协调运作,从内部整合层次看,是指以枢纽建设为纲,发挥物流设施整体效益,同时促进水陆空管等多种物流模式合理分工和紧密衔接,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各种力量的组合优势;从外部关联看,是指充分重视物流与城市功能提升之间的互动,以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鉴于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提高物流体系整体效益、加快宁波港口物流综合联动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按照“海港龙头,信息经脉;以公为主,海铁优先;综合市场,多元服务”的总体思路,建设综合港口、综合运输、综合节点、综合市场、综合保障五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实现其内部整合的组合优势与外部联动的提升效应。 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逐步形成以 “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为核心,以腹地无水港为枢纽,建立省内外港口联盟和国内外的合作港口,以信息港平台为纽带,形成综合港口体系。 ——构建国际航线、内支线、城市环线、省内网线和省外专线等组成的公、铁、水、航、管等多式联运为支撑的综合运输体系。 ——优化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转运中心、流通加工中心、集装箱堆场、杂货堆场等多种形式的港区节点和中转节点,形成综合节点体系,顺畅衔接公、铁、水、航、管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国内国际物流枢纽。 ——提升传统物流市场,构建网上货运交易市场和网上物流综合服务交易市场,打造网上、网下、虚拟、实体、离岸、岸内并存的综合物流市场。重点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以及承接离岸物流外包业务的新型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反应速度快、功能容量大、协同能力强、作业效率高、业务范围广的多元化物流服务。 ——完善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经营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六大方面的综合保障系统。重点落实政策服务、引导机制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联动,以确保综合物流体系的硬件投入发挥最大的效能。 ——实现综合物流体系内部互联互通、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组合优势。 ——实现综合物流体系内外联动的提升效应。综合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与全球产业转移、供应链分工调整,与国家重要资源配置中心联动,充分重视综合物流体系与城市功能提升的互动作用。 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综合物流联动机制。具体说来,就是建立综合物流体系联动的系统规划机制和市综合物流体系联动的重大物流工程协调机制。建议建立联合规划机制,规划方案要统筹考虑整个港口物流体系,要考察规划项目对于其他物流系统的影响,作出整个物流体系的技术经济分析。对重大物流工程的前期计划、调研、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评价进行全程决策指导;同时,还要对不同物流项目的建设时间、建设周期、运营情况进行协调,以提高综合效益。 第二,尽快编制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行动计划。在宁波市港口物流发展规划指导下,组织相关专家尽快编制宁波港综合物流联动行动计划。一方面,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综合物流体系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综合物流的系统性、内在相关性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重点、集中力量,编制并落实好综合物流体系发展计划。另一方面,综合物流体系发展计划要与国家规划、地区规划的大目标相适宜,重点项目要努力进入国家、省、地区中长期、“十二五”规划等重大项目的范围。 第三,构建综合港口体系,形成综合物流核心元素。逐步形成以 “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为核心,以金华、义乌、慈溪、绍兴、衢州、上饶、鹰潭、嘉兴、萧山等九个无水港及办事处为枢纽,建立省内外港口联盟和国内外的合作港口,形成综合港口体系。其具体内容是: 大力发展海港体系。加快宁波-舟山港资源的优化整合,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两港的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宁波-舟山港区的港政、航政、海事、海关、边检、商检等全方位一体化。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发展腹地无水港,推进省内港口联盟,探索与国外港口的合作经营模式,形成腹地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现代化程度高的现代海港体系。 大力发展空港体系。利用国家对民航业的扶持政策,发展航空物流,抢占区域航空市场的竞争主动权;积极参与周边机场的合作,主动承担周边机场能力范围外的运量;通过增加航线和开拓市场,形成以空港物流中心为核心区、以整个市域范围为海空联动区、以整个长三角为辐射区的航空物流网络。建议宁波市航空物流重点发展:(1)以机场为龙头,积极拓展航空货运市场,建立航空国际物流体系;(2)依托空港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海空联动发展,建设海空联动保税仓库,努力构筑航空配送转运体系;(3)整合航空物流信息资源,构筑航空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信息港体系。在宁波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统一规划和建设宁波公共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港)。逐步对接和整合宁波已有的海关、港口E-DI、电子口岸三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使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在信息互通、票据流转、作业流程、全程监控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一票制的多式联运,延伸物流服务链,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全程物流服务。信息港要逐步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创建品牌,实现与省内、国内、国外主要物流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 同时,海港体系、空港体系和信息港体系建设要实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系统优化、资源共享、品牌共建。 第四,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提升综合物流网络运力。构建多层次的综合运输体系,在总体上,要构建由国际航线、内支线、城市环线、省内网线和省外专线等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形成 “一环六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八横五纵三沿海”的干线公路主骨架格局,并新建铁路港区支线。充分利用杭州湾跨海大桥,加强北向对外交通干线建设,同时以完善和拓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运输网络为重点,加快规划建设甬金铁路、杭州湾跨海铁路、绕城高速公路东段、甬台温沿海高速公路复线等交通重点项目,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各省间接经济腹地推进,进而向华北、西南、西北、东北等国内其他内陆腹地推进。拓展国际集装箱远洋航线网络系统,开辟江海联运及南北沿海集装箱运输支线,全方位吸引海向和陆向经济腹地国际集装箱货源。 第五,加快港口集疏运网络优化,提升物流通达能力。建议调整《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新增六横-北仑疏港公路,以解决北仑片区港口集疏运快速通道不足的问题。 建议调整宁波市铁路网规划,将大碶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处理能力提高到260万TEU/年,并结合进港铁路支线建设,在港区内配套建设铁路集装箱港前站。 加快滨海快速路的实施,以尽快分流穿山、大榭、北仑、镇海四港区的东西向疏港交通以及四港区之间的交通量。 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以及内支线业务,提高海运水水中转比例,降低港口对陆路集疏运的需求;同时建议港口企业进一步优化航线设置,尽量减少水水中转集装箱在不同港区之间转换,减轻港口后方道路交通压力。 注重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网络利用效率。多式联运是实现综合运输体系联动,提高运输网络利用效率的有效方式。宁波市在规划多式联运体系时,应重点发展腹地400公里内海-公联运,400公里外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吸引间接腹地特别是长江流域、西南地区的货源。 要建设以港口为龙头、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加速器,以综合运输体系为通道的多式联运体系和现代物流运作体系。具体为:(1)台州、温州等南向联运体系,金华、衢州等西南向联运体系,绍兴、杭州等西北向联运体系,沿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上海、苏南方向联运体系,这四个集装箱多式运输体系主要是公-海联运模式;(2)沪杭-浙赣以北、以南、以西方向江西、安徽、贵州、重庆等地至宁波铁-海或铁-公-海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3)杭甬运河至宁波港水水集装箱联运体系;(4)长江至宁波港的水水集装箱联运体系;(5)欧美-亚太地区海运中转业务。 第五,构建综合节点体系,实现综合物流无缝衔接。优化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转运中心、流通加工中心、集装箱堆场、杂货堆场等多种形式的港区节点和中转节点,形成综合节点体系,顺畅衔接海、空、公、铁、河、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国内国际物流枢纽。 有序建设 “一主六副”物流园区。围绕 “一主六副”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现代物流运作中心。充分发挥宁波保税物流中心、龙星物流、余姚东方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先发示范效应。北仑主物流中心要在一期项目(即宁波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运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引进采购、配送、国际中转等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空港物流中心要在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的基础上,做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申报工作,提升航空物流发展;深化明州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鼓励各县 (市)区政府开展一些小型特色物流节点的规划工作,构筑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节点网络体系。 提升完善保税物流园区。以梅山保税港区获批为契机,做好保税物流园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金融服务区和集疏运等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引进基础物流、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和物流技术等多功能行业性的企业落户港区。要增强区内与区外的物流互动功能,强化保税经济区综合物流功能对全市现代物流业特别是港口物流业的带动效应。同时,结合空港物流中心、宁海物流中心的开发建设,适时申请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完善物流中心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提升竞争力。 继续推动 “区港联动试点”。依托北仑四、五期集装箱码头的陆续建成,进一步发挥 “区港联动试点”的规模化效应。通过推介、宣传以及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措施,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到园区租仓开展保税业务。 优化堆场布局。结合北仑区未来城市用地布局调整,整合北仑港区后方现有堆场,引导堆场企业向综合性、规模化方向发展;尽快确定规划集装箱综合场站的具体方案,并列入土地利用规划,做好用地控制。 第六,构建综合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主体,提倡多元服务。提升传统货运交易市场,构建网上货运交易虚拟市场和网上物流综合服务交易市场,发展各种形式的物流服务中介与离岸物流外包业务,打造虚实并存、离岸近岸的综合物流市场。 培育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各类物流市场主体,重点培育社会化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以及承接基于IT技术的离岸物流外包业务的新型企业主体,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技术、离岸物流服务承接、供应链优化等现代综合物流的多元化服务。 综合物流体系要与全球产业转移联动,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主导产业相匹配。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理办法
1.宁波三门在哪里
宁波客运中心站到三门的班车:首班车06:45,末班车17:15,票价41元。宁波火车站到三门的动车、高铁:首班车07:30,末班车18:57,一等座45.5元,二等座35.5元。乘车约一个半小时,动车组约40分钟。让咱们乘动车组吧,公共汽车太慢了。
2.宁波到三门有多远
宁波站到象山影视城公交方案:
1.先从宁波汽车南站坐车到象山,车次多;
2.然后从郸城坐车到丁山、小棠、大唐,然后告诉售票员**城下面有很多车次。现在也有直达香山**城的。
3.三门以前属于宁波
因为三门离宁波最近的地方可以说是三门的边缘,那边有两个小岛,把江一分为三,像三门一样,所以叫三门。
4.宁波三门在哪里办身份证
目前台州9个县(市、区)各有一个受理点,分别是椒江区行政审批中心公安窗口、黄岩区行政审批中心公安窗口、路桥区行政审批中心公安窗口、临海市行政审批中心公安窗口、天台县行政审批中心公安窗口、仙居县行政审批中心公安窗口、三门县行政审批中心公安窗口以及温岭市大溪派出所、坎门派出所目前,来自天津、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11个省份的新泰州人可以在泰州异地办理身份证。
如果已经领取《浙江省临时居住证》,但实际居住在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所有的房屋,或在当地房管部门进行过租赁登记的房屋,且持有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也可以申请。还需要注意的是,首次申请或外貌变化较大,没有登记指纹信息,违规使用户口簿、身份证、驾驶人美国的执照、护照等。且不良信用记录不在受理范围内。
5.三门要划入宁波了吗
宁波栎社机场离市区很近。只要你在宁波市区打车,就赢了它的价格超过50元。时间大概25分钟。去了天一广场,花了35元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6.宁波到三门要多久时间
从宁波到天台,如果先坐三门到天台的车,三门到天台的车频比较少,不建议坐(一天只有四趟)。
建议这样骑:
1.从宁波坐动车到临海;
第二,坐临海到天台的车。一天36个航班,挺多的。
如果它这里很方便,你也可以从宁波客运中心直接乘坐公交车到天台,每天有12趟航班。
7.三门和宁波
宁波市区面积9816平方公里。
宁波位于中国中部美国海岸线,长江三角洲南翼,东经12055-12216,北纬2851-3033,东有舟山群岛为天险,北有杭州湾,西有绍兴嵊州、新昌、上虞,南有三门湾,台州三门、天台。
宁波陆地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统计年鉴公布的陆地面积以0米等深线计算),其中市区373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线1594.4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的24%。全市有大小岛屿614个,面积255.9平方公里。
宁波有6个区,2个县,2个县级市,75个镇,10个乡,69个街道,704个社区,2519个村。
宁波有杭州湾新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梅山保税港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
8.宁波三门有哪些景点
甬江、姚江、奉化江在宁波汇合,三条江在这里交汇形成三江口,这里风景非常优美。宁波的三个行政区是
三江口是最早的宁波港宁波港,即江北凌桥脚至下白沙一带。到了70年代,宁波已经建成了港口客运码头,但这一带仍然靠泊着数百艘船只,非常繁荣。了解宁波历史的人都知道,明州(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优良主要口岸,尤其是在唐代外国和外国船只被移交给宁波,宁波成为中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与扬州、广州并列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口岸。在宋代,广州和泉州被列为中国三大贸易港口。鸦片战争后,宁波被定为五个通商口岸。
9.宁海三门
三门县,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沿海。西枕天台山,东临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接临海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西部地区为低山丘陵,东部地区为沿海平原。
1928年,中共在亭旁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建立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49年2月17日解放。截止2014年,全县面积1510平方公里,其中国土面积1103平方公里。辖6镇1乡3街道,总人口43.8万。[1]
2014年,三门县实现生产总值151.9亿元,增长8.3%;地方财政收入12.77亿元,增长8.2%;自营出口总额6.87亿美元,增长3.8%;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805元和17040元,分别增长10.4%和12.1%。[1]2008年12月被授予气候生态国家气候标志。[2]
中文名
三门县
外文名称
三门县
另一个名字
三门湾
行政区类别
县
归属区域
中国东部
历史的发展
三门县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居住。夏、商、周是瓯越。春秋时,属越国。公元前306年,楚灭岳,归楚国。秦朝时,三门属闽中郡。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192年),三门县属董欧国。六年设三门县,属会稽县。汉昭帝二年(公元前85年),三门属惠普郡、惠济郡。东汉光武帝时,三门属张安县。
三国时期(公元222-252年),吴大帝位于临海郡,三门为临海会稽郡。武绍帝第二年s太平(公元257年),临海郡位于会稽县东,三门属临海郡。
隋县废为州,临海县废为州,三门属临海县,划归吴州。杨迪元年建安元年(公元605年),改州为县,其中三州属永嘉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临海郡改海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门划归海州。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海州改台州,三门属台州。唐太宗元年s贞观(公元627年),台州属江南道。唐肃宗元年建安元年(785年),临海县改名为台州,隶属浙江东道。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两条浙江路分为两条浙东路和两条浙西路,分属临海、宁海两县,划归台州。
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泰州改为泰州路,隶属兴中书省董哲路。
明朝的地方行政区制度沿袭元朝,泰州道改为泰州府。
清朝承袭明朝,设置了杭嘉湖、宁绍台、金衢沿、文初四路。其中3个属于临海、宁海两县,属于浙江省宁绍台路。
民国时期,三门分属临海、宁海两县。民国二十九年
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1148,东经1211200-1215636。东邻三门湾,南接临海市,西接天台县,北接宁波市宁海县。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2013)
三门县
三门县东西长73公里,南北宽39.5公里,其中陆地部分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38公里。有68个岛屿和78个珊瑚礁。大陆海岸线总长167公里,海域面积约481.7平方公里。
地形学
地形为低山丘陵,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间为秋水山。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湾深深嵌入内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是低山丘陵,中间是小的河谷平原,东部是沿海平原。
气候特征
三门县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属于浙中亚区,冬冷夏秋湿。全年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气温5.3左右。最高气温在7月,平均气温27.9左右。年平均气温16.6,无霜期242天。全年季节性分布,春秋两个月,夏季四个多月,冬季两个月左右。
受海洋性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1645.3mm,年内变化较大,年差1200mm。全年有两个相对雨季和两个相对雨季,呈双峰分布。3-6月为第一个雨季,7月为相对小雨期,8-9月为第二个受台风影响的雨季,10-2月为第二个相对小雨期。秋水山区降水最丰富,是三门县的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7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863.7小时。
水文学
三门县河流较短,汇水面积小,水位季节性变化明显,易涨易落,下游易受潮汐影响。主要河流有清溪、游助、亭旁、头岙园里、白溪、花桥、山场七条,分别流入祁门港、海友港、健跳港、浦坝港、东港,故称七溪五港。溪流全长110.9公里,流域面积562.58平方公里。
朱熹
海域
海洋位于三门县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总海域面积481.7平方公里,占三门县的31.9总面积。北接宁海县,东接象山县,南接临海市。海岸多山,走向往往与海岸线方向正交或斜交。海岸线长167公里,有清溪、游助、汀旁、头坳、柏溪、花桥、山场等溪流入海。
自然资源
三门县海岸线227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面积21万亩。三门县是中国青蟹之乡,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2013年,三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24.1万亩,产值8.5亿元。三门口可建核电站、大型火电站、潮汐电站。最终装机容量可达2000多万千瓦,相当于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的1.1倍。它是华东的能源基地。
人类人口
截至年,三门县户籍人口44.66万人,其中男性23.35万人,女性21.31万人,性别比为109.6:100.0。全年共出生6648人,死亡2554人,出生率为14.94,比上年提高3.3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74,上升0.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0,提高2.69个千分点。
交通
三门县位于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是sout的一座新兴城市
第一条 为推进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科学发展,加快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以下简称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宁波梅山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实行封闭式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港区开发、建设、经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保税港区主要开展货物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增值加工和港口生产经营以及与之配套的金融、保险、代理、理赔、检测、进出口商品展示、大宗商品交易等业务,并根据发展需要拓展相关经济服务功能。第四条 保税港区建设、发展应当与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周边港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及功能联动,引领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和发展。第五条 保税港区的建设、发展应当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功能完善、政策优惠、运行高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开放的综合贸易港区。第六条 投资者在保税港区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法规和本办法保护,依法享受国家和省、市有关优惠政策。
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办法,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第七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税港区管委会)作为其派出机构,管理区域内的行政事务,行使规定权限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
市梅山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与保税港区管委会合署办公,行使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相关职责。
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协助保税港区管委会做好保税港区开发建设的有关管理工作。第八条 保税港区管委会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在保税港区的贯彻实施,制订、发布保税港区的有关管理规定,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研究制订保税港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专项规划,组织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经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三)组织编制保税港区的城乡规划,经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四)负责权限范围内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区域内招商引资工作;
(五)负责保税港区的经济、贸易、财政、审计、国有资产、科技、物价、统计、外事、建设、房产、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六)参与港口建设与海洋管理,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七)检查、协调和监督有关部门设在保税港区的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工作;
(八)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第九条 北仑区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统筹协调保税港区开发建设工作,支持保税港区管委会相对独立行使职权。
保税港区的有关社会行政事务,除市人民政府规定由保税港区管委会负责的以外,由北仑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保税港区管委会负有检查、协调和监督职责。第十条 保税港区管委会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立有关行政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保税港区的经济和社会行政管理事务,并可根据保税港区发展需要,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第十一条 保税港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行政,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加强和改善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为保税港区内组织和个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第十二条 保税港区管委会设立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场所,集中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和投资等活动所涉及的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集中审批、限时办理、跟踪服务等制度。
保税港区内行政管理机构权限内的行政许可实行限时办理制度,除可以当场作出决定的外,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不超过10个工作日的办理期限,延长期限的理由应当告知申请人。
法律、法规对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