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与买方,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交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2、FOB,(Free On Board),也称“船上交货价” ,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运港被装上指定船时,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b.pingan/paim/iknow/index.html
国际贸易术语DDU和DDP的区别:
1、进口报关不同:DDU是卖方处理进口报关,并承担交货前的费用;DDP是买方处理进口报关,承担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2、交货方式不同:DDU是目的港未完税交货,在指定的目的地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DDP是目的港完税后交货,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与买方。
3、风险承担:主要在于货物在目的港进口清关过程中的风险和费用究竟由谁承担的问题。如果出口商有能力完成进口报关,那么就可以选择DDP,如果出口商没有能力办理相关事项,或者不愿意办理进口手续、承担风险和费用,那么则应该使用DDU术语。
扩展资料:
DDU卖方应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时除进口手续和关税外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同时,《2000年通则》建议,在处理进口通关困难和耗时的国家时,卖方不应使用滴滴涕,以免买方未能及时办理进口通关的影响。
卖方必须承担除进口手续和关税外的一切费用,包括运费、保险费、出口税及相关费用+适当利润+生产成本。
DDPZ根据EXW条款对买方承担最大责任,而卖方根据DDP条款承担最大责任。
如果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获得进口许可证,则不应使用这一术语。
但是,如果双方希望将进口时应支付的所有费用(如增值税)从卖方的义务中排除,则应在销售合同中明确说明。如果双方希望买方承担进口的风险和费用,则应使用DDU一词。
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但当货物在船上或目的港码头交付时,应使用目的港术语。
-DDU
-D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