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9月18日电 题:快递量“600亿+”时代,“绿色包装”计划如何提速?
近日,在浙江省桐庐县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上,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2019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0亿件,增量领跑全球。
然而,快递业务量的暴增,也带来了纸盒、塑料袋、胶带、白泡沫等包装物的极大消耗。纸箱回收、运单“瘦身”、大数据算法优化装箱、绿色材料研发……一些快递企业加快了“绿色转型”步伐。业内人士认为,绿色快递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各界共同参与,久久为功。
绿色行动:纸箱回收,运单“瘦身”,中转袋“换装”
在快递站点取出包裹,随手将包装盒拆开后扔进绿色回收箱,已渐成不少杭州市民的习惯。“我是网购达人,一周可能会在网上下十多个单子,如果包装盒都拿到家里,三五天就会把家门口堆满。”杭州女白领张清说,自从今年快递点有了回收箱,她就会顺手把包装盒留在里面,让包装盒得以循环利用。
2018年“双11”,菜鸟网络在全国200个城市的菜鸟驿站铺设了约5000个绿色回收箱,引领消费者加入纸箱共享行动,线下回收利用纸箱1300多万个。今年5月,菜鸟联合申通、韵达、圆通、中通、百世共同发起“绿色快递日”,并宣布在全国铺设5万个绿色回收箱;目前3万个回收箱已经走进全国各地的快递末端网点,成为“家门口的绿色公益”。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焦铮说,“回箱计划”推动了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据统计,菜鸟网络和快递公司的绿色回收箱,每年预计可循环再利用上亿个快递纸箱,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下74万棵梭梭树。
快递运单也越来越环保。从厚厚一叠的手写五联运单到电子运单,以及“缩小版”电子运单,快递企业近两年在快递运单上不断下功夫,寻求耗材的减量化、提高纸张使用效率。
“一张五联单的成本约在0.25元,而电子运单仅需6分钱;平均一天我们有2500万单发出,积少成多,这是一笔不小的节约。”申通快递副总裁熊大海说。
与此同时,国家邮政局组织申通等6家品牌快递企业开展可循环中转袋(箱)全面替代一次性塑料编织袋试点;据初步测算,每年可减少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约2.07亿条。
科技 赋能:用大数据算法优化装箱,研发绿色材料
“绿色包装”离不开技术创新。当前,整个快递行业都在加快大数据应用、新材料研发,用绿色 科技 引发物流变革,一批快递业新技术、新产品应运而生。
——大数据算法优化装箱。体重秤、瑜伽垫、零食、哑铃……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怎么合理装箱,经常困扰仓库打包员。菜鸟装箱算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大数据和AI算法,可推荐合理的纸箱型号和装箱方案,避免“大材小用”、过度包装,可以平均减少15%的材料使用。过去一年,仅菜鸟仓内就“瘦身”了2.9亿个快递包裹。
目前,装箱算法还在不断优化,比如自动将有气味的商品和容易染气味的商品分装;还可以利用商品自身的空间来套装,比如垃圾桶内装其他商品,大大节省装箱空间。业内人士称,电子运单、装箱算法、智能路径规划等技术,已成为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
——绿色材料研发和应用。“新材料的研发和使用是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百世快递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面上很多快递袋是由多次回收的塑料生产而成,这种物质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
今年4月,百世快递启动“绿意再生”计划,在百世全网站点推动环保植物塑料袋的使用。据了解,这种环保植物塑料袋以植物来源的淀粉替代石油来源的塑料,每使用一个环保塑料袋将减少30%的塑料使用,且综合成本可与普通PE快递袋持平。
桐庐县民营快递发展中心主任王红春介绍,绿色包装是快递行业的重点研究课题,邮政、顺丰、京东等企业也纷纷建立绿色包装实验室,致力于研究包装材料技术改进等课题。
“绿色转型”仍面临一些难点,需要全 社会 共同参与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表示,2019年国家邮政局推出“9571”工程,即:到年底,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50%以上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70%,在1万个邮政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快递业的绿色发展与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让快递“最后一公里”更绿色是企业和管理部门共同的责任。
部分快递行业负责人表示,“绿色转型”目前仍面临一些难点。
一是环保包装成本高,普及遇到难题。因为快递包裹总量大、种类复杂,一些环保包材价格高,快递企业和商家替换绿色包装的成本较高。例如,市面上无胶带纸箱、环保快递袋的价格约是普通纸箱和快递袋的1.5倍至2倍,湿水牛皮纸胶带的价格更是普通胶带的近5倍。
二是快递包装回收率仍然偏低。行业专家表示,快递末端是快递交付的关键环节,却是当前快递包装回收的薄弱环节;无论是末端网点数量、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综合服务水平,都与行业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据了解,目前,包装垃圾的总体回收率小于20%,其中纸盒只有不到一半被回收。
三是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行业专家认为,目前,在规范快递行业包装选用、垃圾处理、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尚不明确,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快递业绿色标准体系。熊大海表示,只有产业链上的相关方都联动起来,才能实现整体绿色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广绿色快递包装。绿色快递已成为多家快递企业的“董事长工程”,为推进绿色行动,还专门成立行业的绿色公益委员会。
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表示,行业领军企业要有责任和担当,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环保账;不仅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只有更绿更环保,才能提高服务品质,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格局和影响力。
寄国际快递哪家好?
中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 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观念上的差距
一方面,中国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政策性的差距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因此,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3.技术上的差距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中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什么规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另外,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4.利益分配上存在问题
绿色物流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几乎涉及到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如何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内的各个主体之间分配利益,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由于私人收益(成本)与社会收益(成本)的不一致,使得供应链内成员的个体目标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存在冲突。从传统制造模式来看,其私人收益往往高于社会收益,而其私人成本要低于社会成本,同时现有的有关法律允许这种成本外部化存在,比如体现在排污费的收取上,现有的排污费标准远低于污染的治理费用,因此,制造商往往选择了直接交纳排污费的方式而不是治理其污染的方式,从而使成本外化。绿色制造的收益外化与传统制造模式的成本外化使得绿色物流模式下的供应链成员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存在冲突,往往不能使与环境相容的原则在各成员间得到遵循。
另外一个问题是,绿色物流强调供应链成员的知识创新。但是,由于当前情况下,创新收益还不能完全归创新者所有,于是就存在供应链各环节的成员在创新动机上存在激励不足。同样由于上面的原因,即使某个成员实现了有效的创新,经济人的理性也会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其创新成果的扩散,从而其成果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在供应链成员间共享。
由此可见,中国的绿色物流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物流绿色化对我们来说,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途。如今世界上的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故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物流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和整合,如若不然,就会失去竞争力,一旦国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我国稚嫩的物流业就将遭受巨大打击。可以说,发展绿色物流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
因此,大力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将有利于中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1 对发生源的管理
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 对交通量的管理
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
3 对交通流的管理
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最快最安全国际快递有以下几个公司:
1、DHL。优点是时效性最稳定,快递首选,正常3天左右,单价21公斤以上,部分地区大货价格低于国际大货。缺点是比国外EMS成本高20-30%,体积比实际重量大,按体积重量计算成本,对托运物品限制大,拒绝多种特殊商品。
2、UPS。优势是美国能在48小时内到,查询网站信息更新快,遇到问题及时解决,100KG以上UPS价格就更友好。缺点是运费高,单价重量计算,产品包装后重量计算,托运物品严格限制。
3、FEDEX、优点是21kg大货,到中南美洲和欧洲的价格更具竞争力,到其它地区的运费更高。相对发货限制较少,网站信息更新快,网络覆盖全,查询响应快。缺点是折扣比同类快递公司高15%左右,体积重超过实际重量按体积重量计算
4、TNT。优点是速度较快,到西欧3个工作日左右,可送达国家比较多,查询网站信息更新快,遇到问题响应及时。欧洲人开的,21kg以上的大货优势好,中转在比利时,可以通关。缺点是除了欧洲,别的似乎没有什么优势,东南亚的都差不多。对所运货物限制也比较多!化工类的货物运输,在部分国家需要拉正本的鉴定!(如:伊朗)
5、EMS。主要优势是在一定重量内寄出的EMS包裹免收关税,缺点是速度较慢,不可以寄带电池的产品、每单产品重量不可以超过30KG,每单产品只能打包成一箱,多箱货就要分多票快递、运费比其他商业快递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