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景洪市西南部嘎洒坝,1987年12月动工兴建,1990年4月建成通航,现属国家一类口岸,西南地区“文明机场”,云南省第二个国际机场。
机场经过三次扩建,现飞行区等级为4D,跑道长2400米,可供波音767、空客330及以下机型起降。航站楼总面积42356平方米。开通国内航线21条,国内通航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长沙、南京、杭州、成都、重庆、郑州、武汉、天津、贵阳、安顺、桂林、昆明、丽江、香格里拉、大理、腾冲等。
国际/地区航线2条:琅勃拉邦(老挝)、香港(中国)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定位为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中型枢纽机场,具有傣族建筑文化特点的热带雨林花园式机场。跑道长2400米,宽45米,PCN值58/F/B/W/T,沥青道面,可保障D类及其以下机型的起降和停场;小时跑道高峰起降量13架次,地面运行每小时24架次,高峰小时旅客流量可以保障2400人;有16个停机位(10个廊桥位,6个远机位)供飞机停场使用,有登机桥位9条(含两条D类桥);安检通道10条,值机柜台25个。配备有较为先进的通信导航、气象观测、仪表着陆、进近灯光、空管、运输服务、自助值机、安检信息、安保及监控监视、生产运行及办公自动化系统、消防及应急处置装备。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于1987年12月1日动工兴建,1989年10月1日成立民航西双版纳站,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民航云南省管理局)云南航空公司。1990年2月13日民航西南管理局批准云南省局开辟昆明至西双版纳的航线,1990年4月7日正式通航。
1997年经国务院审批为国家一类口岸,2000年2月2日开通直飞泰国曼谷国际航班,2001年10月17日曼谷航空公司开通至西双版纳航线,标志着机场正式对外国籍飞机开放。
由于民航体制改革需要,2001年12月31日机场与航空公司分家,2004年4月26日云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民航西双版纳站变更为云南机场集团公司西双版纳机场,隶属于云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西双版纳机场地处中缅(缅甸)、中老(老挝)边境,机场的建成通航,拉近了西双版纳与世界的距离。一批又一批的傣乡人民飞上蓝天,去领略群山之外的世界;四方的宾客,也可以通过空中桥梁来到这里探寻绿洲神韵、民族的风情。西双版纳机场的通航,极大的促进了西双版纳州社会经济、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西双版纳区位优势、地缘优势得到了有效提升,机场各项航空业务指标逐年攀升。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机场,云南省干线机场。
2000年通过民航西南管理局评审、2001年被授予“文明机场”称号。机场业务量在整个云南省航空业务量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航空运输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云南干线机场中地理位置较为重要、生产运输最繁忙的航空港。机场开通运营以来,方便快捷的航空运输被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旅游者)所选用。旅游者、投资者和科技工作者等的到来,不仅促进了版纳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西双版纳带来更新更快的信息和科学技术。民用航空运输已成为西双版纳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据国家民航总局2013年统计数字显示,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的年客流量在中国193个民用运输机场中排名44位,旅客吞吐量为305万人次,比2012年同比增32.2%;货邮吞吐量为6580.9吨,全年起降29164架次,高峰小时旅客流量可以保障2400人。2014年全年保障运输起降30830架次,旅客吞吐量336.08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6.2%、10.2%。 机场被国务院、民航总局、西南管理局、民航云南省局(云南航空公司)多次授予荣誉称号,先后荣获中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中国民航“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全国民航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云南省卫生机场”、“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航空保障工作集体记功单位”等,65次受到民航上级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表彰,被国家民航总局喻为中国支线机场的一面旗帜。
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十五”规划,中国加入WTO,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机场已与4家国内航空公司、1家国外航空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新加坡、老挝、泰国等地航空公司欲试飞西双版纳。机场欢迎八方航空公司的到来,与之建立平等互利关系。机场将实行“属地管理”,机场要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机场,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硬件设施,管理方式也将不断变革,向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将成为西双版纳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国际大通道,成为云南省“打开南门,走向亚太”的空中重要门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