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云豹
拉丁学名: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 1821)
俗名:乌云豹,龟纹豹,荷叶豹,艾叶豹,樟豹
英文名:Clouded Leopard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VU)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E);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热带至亚热带的常绿地区, 可见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区
致危因素:因为贸易被捕猎,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作为食物被捕猎,栖息地破坏
得名原因:由于其全身灰**或淡褐**,体侧有云形暗灰色斑纹,宛如云朵,故名“云豹”。
国内分布:陕西, 安徽, 江西, 贵州, 四川, 云南, 西藏,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国外分布:南亚, 东南亚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亚科: 豹亚科 Pantherinae
属: 云豹属 Neofelis (Gray, 1867)
种: 云豹 N. nebulosa
亚种:
Neofelis nebulosa nebulosa - 指名亚种(中国南部、中南半岛,色彩最鲜艳,斑纹很长)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 -台湾亚种(已灭绝)
Neofelis nebulosa macrosceloides - 尼泊尔亚种(体色较深较暗,斑纹大)
Neofelis nebulosa diardi - 马来亚种(苏门答腊和婆罗洲,体色更深缺少**,斑纹较小)
外形特征
云豹是最小的“大猫”。它们的体形和大小像一只猫,但是头骨和牙齿完全是属于一只豹的。云豹体长70~106厘米,尾长70~90厘米,肩高60~80厘米,体重雄性约23千克,雌性约16千克。
云豹有较短而粗的四肢,几乎与身体一样长而且很粗的尾巴。头部略圆,突出的口鼻,爪子非常大。体色金**,并覆盖有大块的深色云状斑纹,因此称作云豹。云豹口鼻部,眼睛周围,腹部为白色,黑斑覆盖头脸,两条泪槽穿过面颊。圆形的耳朵耳朵背面有黑色圆点。瞳孔极不平常,为长方形。它们的牙齿也与众不同,犬齿的长度比例在猫科动物中排名第一。犬齿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也较大,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杀死较大的猎物。云豹犬齿锋利,与史前已灭绝的剑齿虎相似。尾毛与背部同色,尾端有数个不完整的黑环,端部黑色。
给你资料,自己写,简要的写些有用的地方
作文多多写入云豹的珍贵性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
陕西,安徽, 江西,贵州 四川,云南, 西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各省,以及台湾地区。
国外分布
从最西部的尼泊尔开始,包括缅甸和中国秦岭以南;往南则从印度东部、中南半岛开始,一直向南到马来西亚、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等地为止
编辑本段亚洲分化
Neofelis nebulosa nebulosa - 指名亚种(中国南部、中南半岛,色彩最鲜艳,斑纹很长) 云豹:马来亚种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 -台湾亚种(已灭绝) Neofelis nebulosa macrosceloides - 尼泊尔亚种(体色较深较暗,斑纹大) Neofelis nebulosa diardi - 马来亚种(苏门答腊和婆罗洲,体色更深缺少**,斑纹较小)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云豹
云豹因其身上云状的灰色或黑色斑点得名。是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它们只有一米长,体重在10到25千克之间。主要生活在中国南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婆罗岛。它们很大的,灰色的爪子和弯曲的腿使他们非常适合爬树。 云豹体长70~106厘米,尾长70~90厘米,肩高60~80厘米,体重雄性约23千克,雌性约16千克。 云豹有较短而粗的四肢,几乎与身体一样长而且很粗的尾巴。头部略圆,突出的口鼻,爪子非常大。体色金**,并覆盖有大块的深色云状斑纹,因此称作云豹。云豹口鼻部,眼睛周围,腹部为白色,黑斑覆盖头脸,两条泪槽穿过面颊。圆形的耳朵背面有黑色圆点。瞳孔极不平常,为长方形。它们的牙齿也与众不同,犬齿的长度比例在猫科动物中排名第一。犬齿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也较大,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杀死较大的猎物。云豹犬齿锋利,与史前已灭绝的剑齿虎相似。尾毛与背部同色,尾端有数个不完整的黑环,端部黑色。
编辑本段体态特征
云豹:指名亚种
云豹的体格大小介于豹和较小型的猫科动物之间,从头部到臀部仅仅90多厘米,尾巴长75厘米左右;体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过30公斤。它的个儿比金钱豹和雪豹都要小。云豹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 云豹身体两侧的深色的云纹正是很好的伪装。因此,它们在丛林里生活,很不容易被人发现。平时云豹非常安静,即使当你从它们蜷伏的树枝下走过时,你也不知道你的头顶就有云豹。它们个子虽然短小,但却具有猛兽的凶残性格和矫健的身体。 成年的云豹头骨全长普遍在16-19厘米之间,一些极大的个体,可以达到20厘米。这是相当恐怖的尺寸了。云豹头骨颅形狭长,尤其眶间宽特别狭窄(相对于猞猁来说),与金猫相似(chinazone 2009)。它还拥有猫科比例最长的犬齿,锋利而细长。犬齿舌面和唇面均有两道明显的血槽,齿尖比例特长,故使它有“小剑齿虎”之称。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云豹白天休息,夜间活动,它爬树的本领非常强,喜欢在树枝上守候猎物,待小型动物临近时,能从树上跃下捕食。它既能上树猎食猴子和小鸟、又能下地捕捉鼠、野兔、小鹿等小哺乳动物,有时还偷吃鸡、鸭等家禽、但不敢伤害野猪、牛、马,也不会攻击人。云豹是以树为家的森林动物,是高超的爬树能手。在树之间跳跃对它们来说实在是小意思,要知道它们可是能以肚皮朝上,倒挂着在树枝间移动,也能以后腿钩着树枝在林间荡来荡去。它们的特殊本事得益于千百万年来的进化,它们的四肢粗短,使 云豹
?得重心降低;带有长长利爪的大爪子能帮助它们在树间跳跃时牢牢地抓住树枝;它们那条又长又粗的尾巴则是它们在攀爬时重要的平衡工具;它们的后腿脚关节非常柔韧,能极大增加脚的旋转幅度。所有这一切都使它们能很漂亮地完成那些高难度动作。 据说它们还善于游泳,听说能仅凭一条后腿即可游动。 云豹多在冬季发情,发情周期为20一26天,孕期86—93天,一般在春夏季产仔,每胎2—4仔,大多一胎产2仔。刚出生的幼豹体重140——170g,出生后12天睁眼;哺乳期2个月左右,约一岁半性成熟,寿命可达17岁。 不过据观察它们是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猫科动物,一旦找到意中人,便终生只与配偶交配。不过这也增加了人工繁养的难度,因为云豹的凶猛对同类也丝毫不减。公云豹对母豹不会怜香惜玉,甚至可能在交配期间杀死母豹。因此全世界只有不到20%圈养云豹能成功繁衍出后代。在这方面,位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负责专门繁衍濒临绝种动物的橡丘中心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们在幼豹出生一年后便让它们熟悉可能的交配对象,以免在交配时出现不幸的暴力惨剧。 云豹大约在2岁性成熟。交配期在圈养情况下大部分是在每年的冬春。经过86-93天的孕期,母豹会生下1-5个孩子。宝宝长到10个月即可独立。母豹每年都可能做一次妈妈。云豹寿命大概有11年,圈养情况下约能活17年。
编辑本段生存状况
云豹的野外生态研究难度较大 ,因此很少见到对云豹进行较深入的种群调查报道。自60年代以来,台湾只有一些打猎者的目击报道,但这些报道并没有得到证实。海南岛的云豹数量非常稀少并面临灭绝的威胁。江西的云豹数量,60年代和70年代数量较多,每年捕获量均在百余头。1984年作者在皖南调查8个县、其中宁国、泾县、歙县和旌德于1983年共收云豹皮19张,其他县极少。1995年3月调查,宁国县林区近年来仍经常有云豹出现,已无人公开狩猎、出售和收购云豹皮张。云豹数量较多的省是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70年代的云豹皮产量均在100张左右。其次是四川、浙江、广东,每年数十张。70年代 云豹
与60年代相比,数量变化不大,但70和80年代开始趋于下降。近年来数量略有回升,估计全国现有资源量不过数千头。云豹分布区边缘的陕西秦岭及河南已濒临绝迹。云豹数量最多的地区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估计在10000头以上,因为那里没有虎和豹。 如今人们总怀疑在台湾双鬼湖和大武山自然保护区可能还有云豹出没,尽管调查多次无果。不过,即便那里还有台湾云豹遭遇劫难后的幸存个体,以那样稀有的数量还可能让这个独特的亚种重新繁衍壮大么?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云豹是极为害羞的动物,它们总是悄然来去,因此人们对野生云豹的习性甚至数量都不十分了解。如今人类对云豹的了解主要是通过那些被圈养的云豹完成的。 人们对它们的社交生活自然了解甚少。它们似乎也是独居动物,只在交配和哺乳期间才会和其他云豹在一起。对云豹威胁最大的还是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持续破坏、对毛皮和豹骨的猎取以及对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狩猎都是使云豹数量直线下降的重要原因。鉴于境况的危急,云豹已被CITES列为附录I,而我国也将云豹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VU)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E);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