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圣哥达基线隧道已经全新开通,这是一个充满了激情和热情的唯美小镇,通过阿尔卑斯山脉可以直达对面的另外一个小镇,让你的思绪在这里得到空前的飞跃,下面给大家分享瑞士圣哥达基线隧道概述。
旅游,可以是一个人的精彩,也可以是两个人的幸福。走遍一个个城市,看遍一道道风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圣哥达基线隧道,位于海拔3000米的阿尔卑斯山区,连接北端的瑞士小镇埃斯特费尔德和南端瑞士小镇博迪奥,全长约57公里,耗资近1000亿人民币,穿越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底部,超过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长约53.9公里),共使用了400万吨混凝土,相当于全球最高建筑哈利法塔的40倍。成为世界上最长最深的隧道,被视为欧洲团结的象征。
这条隧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实际上是两条平行的隧道,每条隧道都长达将近57公里,加上其他通道,这条贯穿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隧道总长达151.84公里。
早在71年前,瑞士工程师就画出了圣哥达基线隧道的设计草图,但因为工程审批流程很复杂,以及工程造价太高,隧道建设直至1999年才开始。
2016年6月1日,圣哥达基线隧道正式开通,不仅缩短了人们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距离,而且让瑞士乃至欧洲南北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除了瑞士***,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意大利总理伦齐也专门到场。
当然,虽然联通的是瑞士的两个小镇,实际上这条隧道却惠及欧洲。旅客列车能够以快达25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新隧道,将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旅行时间减少50分钟
,瑞士苏黎世与意大利米兰之间的行程用时缩短约一个小时,该隧道通车后将缩短瑞士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铁路交通耗时,特别是将惠及欧洲南北走向的交通。
列车可在17分钟内穿越阿尔卑斯山心脏地带。据估计,到2020年,日乘客量将从9000人次增至1.5万人次。
在建造时,渗水问题就令人大伤脑筋,可与此同时,水又是一项重要资源,施工人员突发妙想,把隧道排出的热水用来在北门养鱼、供暖,再度提升了圣哥达项目的价值。
而且大部分挖掘出来的山石最终都得到使用,其中三分之一质量较好的石头打碎加工成混凝土,直接铺在隧道顶部,另外三分之二质量差一些的石头则被用于铺填铁道、填湖造岛等。
所以很多中国网友都叹服,虽然中国被认为是基建狂魔,但是确实外国的工程也很厉害!
不过这个工程多多少少对阿尔卑斯山的自然环境带来不小影响,也受到了很多争议。
你觉得为了交通和发展,应该建造这样的工程吗?
G.V轰炸机[德]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父系祖先为韦廷王朝。而该家族起源于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的韦廷镇,由当时的麦森侯爵(Markgraf von Mei?en)于1089年创立。1675年,萨克森-科堡-阿尔滕堡公爵虔诚的恩斯特一世逝世,公国在1680年被他的七个儿子瓜分。而其小儿子约翰·恩斯特继承了萨克森-科堡-萨尔菲尔德公国。而恩斯特-韦廷王朝的另外两个公国,萨克森-哥达-阿尔滕堡(Sachsen-Gotha-Altenburg)和萨克森-科堡(Sachsen-Coburg)于1735年和1826年陆续绝嗣,萨尔菲尔德分支成员随即继承了这些公国。而萨克森-科堡-萨尔菲尔德公爵恩斯特一世于1826年将公国整合为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并将王朝名字由恩斯特-韦廷改为萨克森-科堡-哥达,而王室人员的私人姓氏依然保持韦廷。
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主支一直维持对公国的统治直至1918岁末。当年的11月18日,公国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废除了王朝对萨克森-哥达的统治权,而哥达在1920年被并入图林根州。萨克森-科堡公国则被并入巴伐利亚。
历任公爵
恩斯特一世(1826年-1844年)
恩斯特二世(1844年-1893年)
阿尔弗雷德王子(1893年-1900年)
卡尔·爱德华(1900年-1918年)
历任家族首领
卡尔·爱德华(1918年-1954年)
弗里德里希·约西亚(1954年-1998年)
安德烈亚斯(1998年-到今天)
王朝名称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最终取得了数国的统治权,在这些国家的语言,王朝名称拼写也略有不同:
英文: Saxe-Coburg and Gotha,
德文: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比利时
荷兰文: Saksen-Coburg-Gotha
法文: Saxe-Cobourg-Gotha
葡萄牙
葡萄牙文: Bragan?a-Saxe-Coburgo-Gotha 或 Bragan?a-Wettin
保加利亚
拉丁转写: Saks-koburg-gota 或 Sakskoburggotski
G.V轰炸机(德)
研发背景
德国研制的第一种轰炸机是哥达G.飞机,经过多次修改和试制后,于1916年3月试飞成功,当年秋季投入巴尔干前线使用。1917年,哥达G.V问世并装备部队,5月25日德军第三轰炸机联队开始用10~20架哥达G.V飞机的大编队,对英国的伦敦及东南部其他城市和港口进行轰炸,其作战效果大为提高。
性能简介
1917年5月25号,德国首次出动了23架G.V型轰炸机对英实施空袭,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也是英国本上历史上第一次遭到大规模空袭。空袭极大地打击了英国国内的民心士气,在哥达式轰炸机飞临到伦敦以前,仅有Z-6齐柏林飞艇空袭。由于数量少,加上英国空军的有效拦截,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哥达式轰炸机的出现,却使得英国本土感到了炸弹的威胁。
不过在英国战斗机的顽强抗击之下,哥达式轰炸机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德国第3轰炸机中队共损失了61架哥达式轰炸机,但是由于重点照顾,损失的轰炸机很快又得到补充。
技术参数
最大速度:140千米/时
重量:2739千克
航程:840千米
乘员:3人
输出功率:2x191千瓦
载弹量:14x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