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法国投降。作为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工业大国之一,投降后的法国工业企业,几乎?全须全尾?地被纳入到了德国的工业体系,再加上西欧其他国家的工业实力,如今的德国在工业制造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实力更加雄厚。
这让苏联统帅不安起来。他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能给苏联带来至少21个月的准备期,但仅过一年,在欧洲大陆只剩苏、德两国。不过,让他略感安慰的是,德国会首先拿下凭海据守的英国。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错。
德国根本就没有攻占英国的想法。
就在法国战役中,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部队,在地图上画出了一记?漂亮的左勾拳?,并快速抵达英吉利海峡后。德国元首认定法国必败,欣喜若狂地开始拟定对英国进行和谈的草案,在他的潜意识中,逼英国和谈不是一件很困难的问题。
首先,与英国没有太多宿怨。在历史上,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别,德国对英国既不能说是友好,也不存在?世仇?。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消灭法国,以及将苏联沦为其殖民地是他的奋斗目标,与英国只是保持和平共处的状态。
其次,德国没有控制海外殖民地的实力。迫使英国求和的目的,无非就是德国不干涉英国在海洋的自由,而英国也不要再管欧洲大陆的事情。也就是说,两国各自分享陆地和海洋。之所以和谈,只是希望由英国替德国管理好海外殖民地。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德军无比强大,在陆地上的战役已经证明,英国陆军的实力比法国强不到哪里去,不进攻其本土,就是为和谈创造条件,而德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进攻苏联上。在他看来,和谈条件是足够宽大的,英国人一定会接受。
然而,自以为是的德国元首太不了解英国人了。如果仅仅只是霸占海洋而放弃陆地,为什么在历史上英国曾组织7次反法同盟,一定要打败拿破仑呢?就是不愿在欧洲出现一个强权国家,没有一个?大陆均衡?的欧洲,英国人是睡不好觉的。
实施绥靖政策的张伯伦在一片骂声中下台,换上了强硬的丘吉尔,坚决将战争打下去,恼羞成怒的德国元首决定执行?海狮计划?。其实,恫吓的成分更多些,攻占的意义不大,何况我打不过去,你也打不过来。同时,也为进攻苏联起到了掩护作用。
攻占苏联,是德国元首的最终目标。
1941春,德国放弃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入侵苏联。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世界各大国联合起来与之作战,掀起了一场世界大战。那么,德国元首有称霸全球,挑起世界大战的野心吗?答案是,没有,而且是从来没有。
一是,亲历过一战的德国元首,十分清楚凭借德国的资源,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下一场世界大战中获得胜利,他只希望打败宿敌法国,在苏联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实现德意志民族的辉煌。这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得很清楚。
也就是说,德国没有能力与英、美、法、苏等大国同时为敌。这也就决定了在他的战争计划中,并不是一下子对所有国家开战,而是逐步的进行,最多也就是一个征服欧洲的计划。进攻非洲和巴尔干地区,更多的是遏制英国和苏联的手段。
二是,征服世界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海上力量,这对德国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拥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德国在一战中是有过惨痛教训的。二战前其海军发展相对滞后,连战胜英国海军的信心都没有,能说他有征服世界的野心吗?
更何况,德国发动的战争虽然不断,但始终保持?短平快?的程度,一次只针对一个目标,休整一段时间,再发动下一场。说白了,德军是一支没有后备力量的军队,只能进行有限的局部战争,直到在苏德战场上形成劣势,才进行全国总动员。
尽管没有挑起世界大战的野心,但其称霸欧洲的想法还是强烈的。眼下的苏联就是最后的目标,那里不仅有煤、石油、小麦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能打破英国海军封锁造成的不足。从此,彻底实现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不再依赖进口。
当然,两国的价值观有很大不同,作为意识形态上的对手,德国不可能与咄咄逼人的红色苏联长期保持和平,这种矛盾是不可能调和的。说得难听点,谁看谁都不顺眼,打仗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既然是打,就要趁德国强大的时候早打。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因为你看的是错误的,不可能第三的。综合国力的核心就是——力。没核武器的德国能比毁灭世界的俄罗斯强,那是改变了权重指数,把核武器等变得微不足道,制造业指数调高;自然德国排在前了!排名如下:
NO1:美国
美国庞大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影响力贯穿了整个20世纪,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航天、科技、教育均位于世界第一且远超其他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同盟国一同获得胜利,并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后,终于拖垮苏联,成为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今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政治实力、科技创新、军事技术力量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他国能比拟的。美国的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仅有包括朝鲜在内的6个国家没有派入)。同时是世界第一体育强国。国土面积排行第四。
综合国力NO2:中国
巨大的经济总量(827122亿元,2017年),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世界第二人力资源强国、世界第二体育强国、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世界第二科技、教育强国。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巨大的世界影响力,拥有核武器,中国的军事武器是用于捍卫国家人民利益和领土完整的。军事工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技术都在高水平。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大的领土纵深,远大的国际影响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较好的国家形象,军事科研水平和军事装备先进,国民军事训练好,节能环保技术发达,世界第二人力资源强国,人口问题也是我国的主要问题,人均GDP8123美元(2016),离发达国家还很遥远。经济力量:中国具有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具有健全而独立的工业体系。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制造国。
综合国力NO3:俄罗斯
国土面积排行第一,国际影响力世界第二,丰富的自然资源,强大的军事实力。世界第九经济强国,军事工业发达,用了十个时区。轻工业严重低下已经拖累到重工业,且长期依赖中国。传统的工业强国地位已经改变。1999至今数年间,凭借着较高的石油价格和疲软的卢布,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再度复苏,平均每年增长6%。这次的复苏,再加上新政府对基础经济进行的改革,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570亿美元恢复增长到约75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亿美元增长到1822亿美元。2016年人均gdp达到8748美元。直至2006年底更是突破了2800亿美元储蓄大关,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外汇储蓄的国家之一。目前俄罗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俄罗斯是传统军事强国。沙俄时期就是强调军事强国的策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为有世界影响的军事强国之一。金砖五国成员国之一。
综合国力NO4:日本
巨大的经济总量,先进的军事技术,较高素质的人口,科技发达。世界第三经济.人力资源强国。拥有较为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工业生产发达,科技水平高,国民素质极高。节能技术发达。对外市场依赖较强。军事工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技术都在较高水平。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
综合国力NO5:英国
较强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强韧的军事实力,远大的国际影响力。经济力量在大国中处于较好水平,它是一个发达国家,是世界上前六大经济体,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语言是世界通用语之一,使用人数排行第二(仅次于汉语)。英国在语言,文化,政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响力,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联邦组织的首脑,和其他15个英联邦国家的国家元首。英国的外交影响力是巨大的,例如:英国公民可以获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免签待遇。拥有核武器。海军庞大,具有在全球大部分的地域投掷兵力的力量。英国的军事工业健全而发达,军队先进武器普及率相当高。
综合国力NO6:法国
发达的经济水平,强力的军事力量和科技。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基础稳健,工业先进,旅游,文化等产业发达。劳动力单位时间创造财富最多。科技水平高。教育较好。
军事工业全面,军事科研水平高。有独立的作战指挥能力和作战系统。具有在远距离地域投掷兵力的力量。拥有核武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
综合国力NO7:德国
发达的经济水平,先进的军事科技,极高素质的国民,较好的国家形象。德国是欧洲经济强国。农业基础好,交通发达。教育极好。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是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并规定联邦国防军是一支纯粹防御性军队,实施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不掌握和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多国在德仍有少量驻军。但其军事科研水平和军事装备先进。国民军事训练好。同时是个体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