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方法有哪些适合物流行业?
精益物流的实质是精益思想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即消除物流过程中一切不必要的浪费,达到尽善尽美。精益物流的四要素:
1、顾客化
在精益物流模式中,顾客需求成为价值流的动力,这里的顾客既包括企业外部客户,也包括下一个工序,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等企业内部客户。价值流的流动是靠下游顾客的拉动,而不是上游来推动,顾客成为整个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实现精益物流的过程中,良好的顾客关系管理有决定性的作用。
2、准时化
对于精益物流而言,并不是速度越快越好,过快的速度往往会导致对环境变化的错误判断,或者因为高速度而导致成本的增加,如快速的运输要求会转化为大量库存或者导致运费增加。因此,速度应该是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合适的速度,既不过快,也不过慢。
3、合作与双赢
与传统竞争年代中供求双方之间的利益对立关系相比,精益物流更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物流职能是依托于生产、销售、顾客服务而存在的,没有在这些职能之间形成供给—需求链,物流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因此,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只有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顾客服务部门之间密切协作,才能实现精益物流,才能获得双赢的机会。
4、供应链一体化的集成
供应链一体化的集成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内部供应链的集成。它解决的是企业管理的效率问题;其次是企业外部供应链的集成。-它力图通过企业战略伙伴关系管理,增加与供应商和顾客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一定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最后是实现集成化的动态联盟,企业通过网络技术集成在一起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一旦顾客消失,它随之解体。
在精益物流的四个因素中,供应链一体化是基础,它构建了精益物流的实现网络和运行轨迹,准时化是基本特征和衡量的有形尺度,顾客化是精益物流的目标,合作和双赢是运行的机制和准则。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保证了精益物流运行的方向、规划和实现。
精益布局咨询项目中的精益物流系统具体:
1、精益物流系统的精益布局咨询
①“河流水系”状的总装配线布置。
就整个工厂布局而言,总装配生产线与其他零部件、生产单位在布局上呈“河流水系”状分布,即由于全企业实行同步化均衡生产,各制程按照统一的节拍或节拍的倍数组织生产,所以各制程间,以及内部不存在大量过剩的在制品,加上拉动方式使物流很畅通,如同一条河流,最终流入总装配。这种布局,物流路线短、物流顺畅,没有停滞,物流和生产流相一致,所以减少了物流成本和周转时间,以达到准时生产和低廉物流的目的。
②单条生产线,实现“混流”生产。精益物流系统按市场订单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的均衡生产,为此大胆地采用“混流”生产,将多条生产线合为一条,在一条生产线上混合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并实现准时化。由于单一生产线代替了多种生产线,减少了生产线个数和工作站个数,使得设备量和所需厂房、库存也都减少了。
③生产线布局——U型布置。精益物流系统改变了传统的设备布置方式,采用了U型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是按照零部件工艺的要求,将所需要的机器设备串联在一起,布置成U型生产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将几个U型生产单元结合在一起,连接成一个整合的生产线。U型生产线的布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2、精益物流系统的精益布局咨询分析
精益物流系统的工厂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政策法规、周边环境等等),但不管是全局还是局部,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总体的最。因此,精益物流系统的工厂布局分析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多个指标进行比较而得出一个最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