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也并非产自中国,那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仓储物流自动化的系统里,有哪些技术或者产品仍旧是来自国外,而有哪些是我们自己真正的“中国芯”。
通常的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系统集成,即总包商根据总体系统设计从市面上选购合适本系统的各种单机设备, 然后再通过电气控制系统和上位管理软件将各个单机设备根据工艺要求和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所有的单机设备同一指挥,从而完成整体的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国内系统集成厂商都自主设计并实施现场的电气控制系统,有一定规模的系统集成商也会自我研发上位管理软件如WMS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既然都是国内厂家自己设计和实施的,那是不是意味着这部分就是“中国芯”?
电气控制系统的大脑:PLC
每个仓储物流中心大小和业务类型不同,因此设计的整个自动化系统包括设备数量和类型也是千差万别。采用模块化的控制器可以非常容易的对各种不同系统进行快速的控制系统搭建,通常仓储物流自动化行业和大部分工控行业用的都是可编程控制器PLC。PLC的模块化特点可以简单的增加各种标准模块:IO模块、通讯模块、技术模块、PID模块等等就可以快速的实现对各种工业设备的控制。
在仓储物流自动化行业里的系统集成级别的控制系统里,用的最多的PLC是国外的几大品牌,西门子、AB、三菱、欧姆龙、施耐德等。这些品牌由于出色的性能、极高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售后服务,被广泛的应用于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系统搭建里。
“中国芯”的PLC国产的也有,规模不大,主要应用在某些固定的行业里,目前在仓储物流自动化行业里的应用非常少。
仓储物流中心的设备只有通过合理的控制和互相配合才能保证物料的正确搬运和存储,这一切都是通过PLC来完成的。如果没有稳定可靠的PLC,就无法控制现场的机械设备,那所说的仓储物流中心里的“自动化”一切都是空谈。
2. 现场控制系统的“末梢神经”:各种传感器开关
PLC要控制现场的各类设备的启动、停止和其他动作是需要根据现场中的各类物流设备当前的实际状态去发送指令的, 现场设备的实际状态的反馈是根据安装在各类设备上的传感器开关来实时采集的。
同样的,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仓储物流中心里,也需要在现场不舍稳定性很高的传感器,只要不断电,传感器是处于一直运行的状态,如果出现故障不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某些情况下甚至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