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首都经济圈在国内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即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这些优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首都经济圈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更好一些,这种产学研相结合将更有利于本区域知识密集型工业以及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
其次,首都经济圈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特别是京津两核之间的交通将在未来几年更加发达。北京和天津近期已提出了3个连接京津交通项目,即第二条京津高速公路、利用筹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连接京津、筹划建设连接京津两个国际机场的高速轨道交通;同时开辟新京沈通道、建设大连至青岛的跨海铁路工程也在筹划中。这些项目势必为环渤海区域尤其是京津冀的物流合作开辟新天地。
第三,首都经济圈有着更佳的区位优势。首都圈与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有着相对更紧密的经济联系,而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振兴战略也将有助于首都经济圈的发展,今后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潜在竞争力将在未来几年得快速释放。
第四,奥运商机对首都圈各城市的开发利用是最直接的,将为该区域未来几年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备,还有利于提高该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能推动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也是首都圈各省市合作的一个契机。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投资预算,从筹备到举办,北京将为举办2008奥运会进行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总额高达2800亿元人民币。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如建筑、房地产、旅游、广告、城市公交等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预计,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每年在0.3%左右,首都圈区域无疑将直接受益。
第五,随着首都圈各个层面合作的展开和协作机制的逐渐完善,也将有利于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在统一的规划下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将开始向更合理的方向变动,形成更合理的区位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的产业整体竞争力。根据近几年三省市工业行业区位变化的趋势特征,未来几年,三省市工业行业的区位分布将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进一步演变,预计未来10年内将完成产业梯度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