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是城市中某些战略要地,如交叉口、道路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以及方向转换处和换乘中心。节点的重要特征就是集中,特别是用途的集中。节点是区域的中心和象征。
我国城市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4年,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近5100家,各类物流园区754个,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为流通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城市流通水平和流通效率明显提高,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传统流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城市的流通功能和节点作用显著增强,随着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深入发展,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一批大中城市在全国流通中的集聚、辐射、枢纽功能逐步显现。
扩展资料:
流通节点城市布局的总体思路是: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战略部署,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国内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依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产业布局及交通、物流相关发展规划相衔接,布局全国流通节点城市,以商流为核心,引导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向节点城市汇聚,着力提升节点城市流通服务功能,形成联结东西、贯穿南北、辐射内外、高效畅通的全国一体化骨干流通网络。
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 广义的物流节点是指所有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节点,包括港口、空港、火车货运站、公路枢纽、大型公共仓库及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 狭义的物流节点仅指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点。根据物流节点主要业务功能划分为存储型物流节点、流通加工型物流节点、配送型物流节点、综合型物流结点。
转运型节点
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结点;铁道运输线上的货站、编组站、车站,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站、终点站,水运线上的港口、码头,空运中的空港等都属于此类结点。一般而言,由于这种结点处于运输线上,又以转运为主,所以货物在这种结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
储存型节点
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的结点,货物在这种结点上停滞时间较长。在物流系统中,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等都是属于此种类型的结点。
物流节点
尽管不少发达国家仓库职能在近代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一大部分仓库转化成不以储备为主要职能的流通仓库甚至流通中心,但是,在现代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一定经济规模的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保证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保证市场的流转,以仓库为储备的形式仍是不可缺乏的,总还是有一大批仓库仍会以储备为主要职能。在我国,这种类型的仓库还占主要成分。
流通型节点
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结点,在社会系统中则是组织物资流通为主要职能的结点。现代物流中常提到的流通仓库、流通中心、配送中心就属于这类结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种以主要功能分类的结点中,都可以承担着其他职能而不完全排除其他职能。如转运型结点中,往往设置有储存货物的货场或站库,从而具有一定的储存功能,但是,由于其所处的位置,其主要职能是转运,所以按这主要功能归人到转运型结点之中。
综合性节点
在物流系统中集中于一个结点中全面实现两种以上主要功能,并且在结点中并非独立完成各自功能,而是将若干功能有机结合于一体,有完善设施、有效衔接和谐调工艺的集约型结点。这种结点是适应物流大量化和复杂化,适应物流更为精密准确,在一个接点中要求实现多种转化而使物流系统简化、高效的要求出现的,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结点发展的方向之一。
根据物流节点主要服务地域层次划分为国际物流节点、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物流节点。
根据物流节点经营性质分为自用型、公共型
根据物流节点在物流网络中发挥的作用划分为转运型物流节点、集散型物流节点。
根据物流节点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分为供应型物流节点、销售型物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