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沟集位于我镇西部,一条小街南北伸展。古有小溪流经此地而得名。民国四年,属青坊村,旧高隍镇,隔日逢集,共35户,逢集300人,圩长徐先修、陈甲宾,地保王茂春、董桂良。交通闭塞。古有北首面南三间砖庙,供有张飞神像。南道街东有一座土地小庙。供韩文宫塑象。
三义集西北约三里许,有一块地势平原,稍高,人们都传说叫做“永乐集”。这块地方方园约百亩,北靠公路, 南近小横沟,在高庄和郭庄之间,现在旧址依然可见。 1951年6月,新华书店委派李广德同志来三义开设了新华书店三义分店。书店设在三义集东街东,税务所附近。以后又迁移到水庙里,最后设在东西街北供销社对门。主要任务是负责为县新华书店代销全区中小学课本和各种文化用品。1975年分店改为自负盈亏,人员社选,资金由县里拨给。从1964年到1985年,分店由区供销合作社经营。后改成私人办。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只能看看无声**(幻灯片)。1949年,我区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事业也随之有了发展,1954年,县**放映队,开始到各乡巡回放映。我区农民群众破天荒第一次看**,享受了文化艺术生活。1974年以来**事业更为发达,**队完全可以按时分区分乡轮流放映,群众看**更为方便。每月可巡回1—2次。95%的户都有了自己的收音机,还有部分干部群众机关有了电视机,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1995年为方便群众能及时看到**,让群众能观看大型的文艺活动,宣传我镇文化科技知识,镇政府筹资40万元建起一座可容纳500人的**院,取名为“科技文化中心”。1997年我镇为节约用 把原来的有线广播改为无线广播。我镇又于2000年安装了有线电视,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三义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镇人民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我镇农业实施了“22221”工程,即:2万亩棉花,2万亩花生,2万亩脱毒红芋,1万亩瓜果蔬菜。周楼、刘元、未庄的大棚蔬菜、无籽西瓜;三义、双仙村的果树基地,梁桥村的蔬菜基地等。三义村波尔山羊养殖一条街,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繁荣集贸市场,丰富物流。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460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73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构成的比例为:一产增加值为912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46%,一产增加值为1355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三产增加值为4128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24%,其中,二、三产业增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4%,200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00元,全镇农民收入主要来源是各村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经商,财政收入去年末达500万元,是财政负债乡镇。全镇去年末大牲畜存栏达到18000头,生猪存栏6万头,山羊存栏7万只。全镇年末存款余额(信用社)5900万元。
三义镇党委、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把历史文化古镇打造成现在名镇,把三义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同时诚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到三义投资兴业。
沧州永乐大道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贯穿市区南北方向,起点为南环路,终点为北环路。沧州永乐大道全长约16公里,是沧州市内一条重要的主干道之一。该道路以宽阔的车道和美丽的绿化带为特色,沿途有许多商业和住宅区,交通便利,人流车流量大,是沧州市的繁华商业中心之一。
沧州永乐大道南起南环路,经过南华园、永乐商城、沧州市中心医院、火车站等重要地标,途经沧州市政府所在地的人民广场,北至北环路,连接着沧州市内的主要交通枢纽。在这里,人们可以方便地前往沧州市内各大商圈和旅游景点,也可以快速到达周边城市和景区。总之,沧州永乐大道是沧州市的重要交通干道和商业中心,对于沧州市民和游客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