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10年内就会淘汰?真没那么快
从生产上来看,10年内会不会停产
首先,站在车企的角度,停产燃油车确实是大势所趋了。我们也经常在网上面可以看到某车企宣布停产燃油车的新闻。但是具体的停产时间差得其实挺多的。少部分的车企确实已经宣布了,近几年就要停。
比如说:沃尔沃,2019年就只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了;国内的长安汽车,也在2017年宣布,计划2025年正式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但是大部分车企停产燃油车的计划,其实是10年之后了。比如说:大众说的是打算最晚2035年,在欧洲停止生产使用汽油或柴油内燃机的传统能源汽车。
通用汽车也是打算到2035年停止生产所有以柴油和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卡车和SUV。换句话说:停产燃油车的车企确实是越来越多了,但是10年内要想燃油车完全停产,不现实的。而且这种停产燃油车的新闻我们仔细看的话,说法一般都是比较“含糊”的。
比如说:前面讲的沃尔沃,只是宣布停产纯燃油车,但是混动车其实也是可以烧油的,内燃机技术并没有淘汰。就好像:很多人嘴上说着不吃糖,但是糖是不吃了,甜筒还是在吃的,这就有点那个……对吧?
从销售来看,10年内会不会停止销售
既然车企10年内不能完全停止生产燃油车,能不能通过禁售手段不让卖呢?10年内把燃油车给淘汰掉,也没有那么容易的。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国家表态是要禁售燃油车了。比如说:荷兰、挪威都是通过了提案说将会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德国联邦参议院也多票通过了2030年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提案。
法国能源部长尼古拉斯·霍洛也表示过:法国计划从2040年开始,全面停售燃油车。但实际上,这种表态水分是比较大的了。宋玉春发表在期刊《中国石化》上面有篇论文,《禁售燃油车:确定中的不确定——专家纵论多国禁售燃油车》,里面说到过:这种表态是仅具有象征意义的。
更像是我们这种喊口号的这种感觉,就表明了他们对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能源转型的信心和决心,而并不是具有令行禁止实际效力的法律或者是行政规制。
拿德国举例子,虽然联邦参议院通过了禁售提案,但是德国交通部长亚历山大·多布林德也明确表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完全不现实。
从使用上来看,10年内会不会停止开
最后,站在我们自己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想要完全抛弃掉燃油车,10年内也是比较难做到的。主要还不就是电池问题。J.D.Power发布的《2021中国销售服务满意度研究?(SSI)》。上面讲到:电池技术还是不够成熟、续航里程还是不足、使用不便利等等这方面仍然是限制我们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
充电速度来讲好了,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但是跟加油比起来还是有非常大差距的。现在大部分的电动车想要让电量从20%充到80%,基本上至少要半小时到1小时,要是功率低一点的充电桩,速度就会更慢。
至于说充电速度更快的超级快充,比如说:350kW,甚至更厉害的那种,至少要到2025年才有可能大规模应用的。而且大规模的充电对电网负荷也是其实很大的考验,就好像:节假日高速堵在那边,免费又如何?交通还是崩溃,对不对?
华南理工大学的郭建龙有篇博士论文,《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建模及其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分析》,里面做了个模拟计算的。当前的配电设施下,当电动车渗透率超过50%的时候,就会导致供电电压的最大偏差值增加到35.36%,线损量也会增加。
我国的电压偏差最大允许范围是10%,已经超出25.36%了。电压偏差这么多的情况下,不仅可能会导致电网系统崩溃,对用电设备也会有损害的。
除非国家出台重要政策,不然不现实
所以,总得来讲,除非是10年内国家出台重要的政策,干脆不让卖、不让上路,不然想要彻底淘汰燃油车,那是不太现实的。即使现在厂家是不生产燃油车了,10年后也依然会有燃油车继续在路上开的,就好像我们现在也能看到10年前、15年前的车在路上跑一样。
为啥开惯电动车就再也不愿开燃油车
虽然电动车还是有很多限制,但不少朋友表示:「嗯」现在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是有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这么自己买来开过了之后,还真就是不愿意换回燃油车了。
拜登签署行政令 要求美国联邦政府2027年之前停止购买汽油车
在国际上,这个费用有多种叫法:机场税(Airport tax)机场建设费(Airport improvement fee)飞机乘客离境税(Air passenger Departure Tax)等,这个费用都是用于机场的维护及日后增建之用,所以税费均有。现实中,国际机票税费的构成比国内机票复杂很多。最为普遍的国际机票税有三种:离境税(指离开某个国家时需要交纳的税金)、过境税(指一国海关对通过其关境再转到其他国家的人或物收的税)、入境税(指进入某个国家时需要交纳的税金),这些都是航空公司代当地国家政府收的税。除了有上述税以外,个别国家还有其他名目的税费。在所有需要缴纳的国际机票税费中,占主要部分的是燃油附加费。目前外国航空公司的燃油附加费用,是由各个航空公司根据自己要求报请国际航协批准的。另:国内出发的国际航班,需要依据海关规定向超过免税额的商品缴纳税费。出境免税额度限制: 酒2瓶,烟600支,超出数量征收出境税;当归、枸杞、黄芪、肉挂、桂皮5种药材超出规定免税量;人参、鹿茸超出 200 克,需征收出口税。(国际入国内境的航班, 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非自用生活用品需征收入境税)
1、同航线,不同航空公司税费会不同:国际机票的税费较高之余,同一航线的不同航空公司的税费也可能相差较大。羊城晚报的2013年调查显示,上海往返迪拜航线,阿联酋航空的税费为618元,东航为1181元,新加坡航空要2931元;上海往返巴黎航线,国航的税费价格为2664元,汉莎航空的价格则是3570元。其实差异最大的地方在于燃油附加费,因为不同国家航空公司的燃油费用不同,会导致燃油附加费不同;相同航段用不同的机型飞,税费价格也可能不一样。
2、同航班,不同出票时间税费也不同:就算是航空公司、航线、航班都相同,如果不是同一天下的订单,所产生的税费也不尽相同,这也是让不少人感到疑惑的地方。随着国际燃油的价格浮动,燃油附加费也会随之上涨或者下调。另外由于其他税费是由目的国确定征收额的,税费会根据汇率有一定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国际机票税费无法保持不变的现象。
易车讯? 日前,据外媒报道,12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行政令,要求联邦政府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5%。
据悉,白宫方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联邦政府通过改变其建设、购买和管理其资产和运营的方式,支持美国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行业的发展。”拜登签署这份行政令的目的在于要求联邦政府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相关举措包括联邦政府在2027年之前停止购买汽油动力车,到2035年政府只购买零碳排放的电动汽车、2032年联邦政府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到2045年这些建筑需达到净零排放、在2030年前开发至少10千兆瓦的清洁电力生产等。
白宫方面透露,该行政令提出倡议,名为购买清洁产品,要求联邦政府推广使用低排放产品,以努力扩大可持续和低碳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对此,美国参议院高级官员也呼吁,联邦政府支持碳减排是正确的做法。各州应该跟随联邦政府的脚步,实施自己的减排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