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业高质量发展。国际物流又称为全球物流,指物品从一个国家(地区)的供应地向另一个国家(地区)的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对中国远洋海运的影响是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环节。
1、航运:贸易摩擦雷声大,实际货量影响或有限
集运方面,对实际货量的影响可能并不大,更多是心理和信心层面的影响。2018年集运供需面展望并不算乐观,本轮贸易摩擦对贸易及货物代理商的信心方面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班轮业在旺季的联合提价,市场可能会下调集运年内提价效果的预期。
散货运输方面,要关注大豆的替代进口逻辑,原则上中方若从南美进口更多大豆,对干散货有小幅拉动作用,但由于粮食占散货的总比重较低,拉动作用也相对有限。
2、港口:高新商品货值高但重量轻,影响较小
中国出口集装箱港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区域,拆分对美出口金额以及出口商品数据,从货值看,受到影响的对美高科技产品出口货值占比在个位数个百分点,而由于该类产品体积与重量较小,因此预计实际所占箱量比重更小,整体影响较低。
3、航空机场:消费升级驱动,贸易摩擦不改向好趋势
中美线客运量体量仅占民航运输量的不足1%,需求增速主要来自消费升级下的因私出行增长,并不影响当前国内航线涨价带来业绩弹性的逻辑;货运板块收入体量更低,不改变对2018年航空大趋势的判断,同样对机场航空主业的影响也极为有限。
相关事件:
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拟对从中国进口部分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据BBC报道,美国拟征税锁定在科技、通信和知识产权领域,如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航空产品等。
3月23日中国商务部拟对自美进口的约3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主要商品包括对美进口鲜水果、葡萄酒、无缝钢管、回收铝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