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118°07′~118°54′、北纬37°22′~38°12′之间。东隔黄河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相望,北邻河口区,西接滨州市、沾化县。县境呈西南-东北向,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属齐国。汉代属千乘郡漯 沃县、蓼城县地。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 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隋代建永利镇(在今利津城河东岸),属浦台县。 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公元1193年1月)升永利镇为利津镇, 属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郡。元明时代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 (今惠民县城)。新中国建立后属惠民专署。1958年11月,沾化、利津并县称沾化县, 属淄博专署。1961年10月恢复利津县建制,仍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15日划为东营市辖县。 利津县建于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因邑内有“永利”“东津”两地而得名。 1998年2月18日,撤销利津县前刘乡、王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利津镇;撤销利津县大赵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盐窝镇;撤销利津县店子乡、北宋乡,合并设立北宋镇;撤销利津县汀河乡、罗镇乡,合并设立汀罗镇(鲁政函民字[1998]5号)。 2000年,利津县辖5个镇、7个乡。总人口288832人,各乡镇人口: 利津镇 62894 北宋镇 28928 盐窝镇 35535 陈庄镇 24132 汀罗镇 33645 南宋乡 17137 明集乡 17460 北岭乡 20858 虎滩乡 15432 集贤乡 12437 付窝乡 16475 刁口乡 389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利津县撤销付窝乡、集贤乡,并入陈庄镇;撤销南宋乡,并入北宋镇。 2001年,全县总面积1666平方千米。辖5镇4乡,514个行政村和居委会。年底全县总人口29.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 2002年,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千米。辖5镇4乡,510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29.1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万人。 2003年,全县总面积1665.6平方千米。辖5镇4乡、510个行政村。年底全县总人口29.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5万人。
请教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的历史沿革
答案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118°07′~118°54′、北纬37°22′~38°12′之间。东隔黄河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相望,北邻河口区,西接滨州市、沾化县。县境呈西南-东北向,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早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国外stocksnap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外贸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