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居住区叫坊,商业区叫市。
一千多年在柳市虎啸桥畔,乡人聚集在此交易买卖,因为桥旁有一棵大柳树,所以叫柳市。
柳市在北宋正式设镇,明朝是全府廿七市之一,赋税重镇。
民国成立后,撤销长安乡和茗屿乡加上永康乡的湖横成立柳市区,也就是现在的柳市八镇。
虎啸桥古称龙首桥;
现今地名中得名和柳市相似的有:湖北的沙市、温州的蒲鞋市等等。
另外补充一下,虹桥古代叫新市,新是新兴的意思。
龙江有两源:一源在莆田县北部观音坑附近的瑞云山北麓;一源在永泰县东南楼梯石南麓。两源于莆田县西北部汇合,流经大渡口谷地进入福清境内,经东张镇的漈头、岭下、芦岭、溪北、道桥、东门盆地到石坑入东张水库。穿过水库大坝,出真武殿,经宏路镇的东坪、大埔,在石门与北向来的石塍溪之水相汇合,于观音埔又与南向来的关溪之水相汇合,然后进入天宝陂。在县城西门纳入北向来的虎溪、大北溪之水,经音西镇的玉塘、霞楼、倪埔、松峰、松潭,过海口镇的里美、梧光、东峤、后路、晨光,于海口注入福清湾。
龙江流程长,分为五段:源头——县境称西溪,县境——东张水库称雀溪,东张水库——天宝陂称交溪,天宝陂——龙首桥称龙首河(古称河头),龙首桥——海口称龙江(古称螺纹江)。按河流形态特征,以真武殿与龙首桥为分界,分上、中、下游。西溪、雀溪为上游,流经峡谷和小盆地,河谷狭小,水流湍急;交溪、龙首河为中游,河谷宽,河床浅,卵石多,水流和缓;县城以东的龙江为下游,江心泥沙淤积,潮汐作用大,大潮时可通航20吨货船,小潮时也能行驶15吨货船,下游江水因咸淡交混,不宜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