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镇位于偃师市南部,南傍伏牛山,北依白云岭,总面积80.4平方公里,其中有效耕地面积6.6万亩,辖24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272个村民组、1.6万户,总人口6.3万人。境内207国道、府李路横贯东西,顾刘路、偃登路纵穿南北,东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西距洛阳国际机场30公里,北距陇海铁路和高速公路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2007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800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616元,财政收入达到152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34元,城乡居民储蓄总额23391万元,人均居民储蓄总额3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9元。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卿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时期,有周公的次八子因功受封于缑邑,称缑侯。
“缑”,是河南洛阳地区偃师县南部的一座山谷,在洛河与谷水(渑水)的交汇处,又叫做“覆釜堆”或“抚父堆”,是通往登封县的必经之地。由于缑侯实际上就是周王室的卿大夫,又是滑国的君主,为伯爵,因此也称滑伯。
相关信息:
缑,现在在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利惠村全村都姓缑。在河南省偃师市有个缑氏镇(唐僧故乡)。
姓氏考略:周卿王食采之邑,以邑为氏。孝子傅:陈留缑氏女,名玉。魏书官氏志:渴侯氏改为缑氏。千家姓:陈留族。 缑姓起源有二: 一、起源于西周,以封邑命氏。西周时,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