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
什么样的人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质数据库显示,大约27%的人质表现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症状。[3]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通常有下列几项特征: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会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1.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笼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编辑] 进化和心理分析学的解释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参看 Capture-bonding(英文)
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综合征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