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埠滨临潮汕三大江之一的榕江中游,江面水深港阔,早在明代,这里的商船就可直通潮阳、达濠、潮州等港口,榕江南岸和练江北面的谷饶、铜盂、西胪、金玉、河溪等数十乡的农产品、山货和土特产通过关埠港销往潮汕各地。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潮阳人肖鸣琴在关埠港建立电船运输公司,北至揭阳县城,南至潮阳、海门,东至汕头等地,人货皆由电船运输,关埠港口年吞吐量近万吨,客运量逾10万人次,关埠港一派繁荣景象。民国初,实业家陈坚夫又修筑加固关埠港码头,增购电轮24艘,货物可运至汕头转运香港、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等地,各地销往练江平原各乡镇的工业品及建筑材料,也多数在关埠港上水,在埠内集市交易,关埠成了万商云集的乡镇商埠。
关埠古港,如今已成了初具规模的内河运输港口,现时,有客货运码头,作业区2个,最大靠泊能力100吨,仓库2座,容量2100吨,堆场1座,面积580平方米,容量1000吨,年货物吞吐量2万多吨,客运量15.76万人次。
黄武贤。关埠下底村位于榕江南岸,里面的五将老爷是黄武贤,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该村距离关埠镇5公里,全村总人口8500人,1710户,耕地面积2300亩,历来以农业收入为主,集体经济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