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7万年至3.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在彭阳县发现古人类活动遗址。到新石器时代,已有农业为主的氏族部落。战国时期,本地属秦国版图。最早的行政建置始于秦惠文王时期(公元前337~前311年)的乌氏县(在今原州区南),后又增设朝那县(今彭阳县古城镇)。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县(今原州区),共辖21县,属今本地的有高平、朝那、乌氏3县和月氏道(今隆德县境)。东汉仍仿西汉建置。西晋新置都卢县。在东晋时有高平、朝那、乌氏、都卢4县。南北朝时,本地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属地。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镇置原州,并置高平郡和县,均治高平。原州领高平、长城2郡,高平、里亭、黄石、白池4县。北周置原州总管府,仍领郡2、县4。隋统一全国后,大业三年(607年)废原州暨总管府,置平凉郡,领平高(高平改)、百泉、默亭、他楼4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废平凉郡复置原州,贞观五年(631年)复置原州中都督府,到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平凉郡。广德年间(763~764年)没于吐蕃。宋朝属本地的有镇戎军(今原州区)、怀德军(今原州区黄铎堡乡)、德顺军(今隆德县)、西安州(今海原县西安乡)。金升军为州,改镇戎军为镇戎州,德顺军为德顺州,废怀德军和西安州。元朝设有开成路、开成州、广安州。明置固原卫和固原州。清代设有固原州、隆德县、海城县和化平川直隶厅。辛亥革命后,将固原州改为固原县,海城县改为海原县,化平川直隶厅改为化平县。1936年红军西征部队到达固原,在固原县东北部设固北县,隶陕甘宁省,此后不久即撤,回归固原县。1942年新置西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化平县改为泾源县。1953年11月1日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成立,辖西吉、海原、固原3县。1955年11月改称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撤销固原回族自治州,成立固原地区行政公署,辖固原、海原、西吉、隆德、泾源5县。1983年从固原县析置彭阳县。2003年7月,改固原地区行政公署为固原市,固原县改称原州区,辖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2004年6月海原县划归中卫市。现固原市辖4县1区。
柳城县辖4个镇、10个乡:大埔镇、六塘镇、凤山镇、东泉镇、洛崖乡、古砦乡、寨隆乡、冲脉乡、马山乡、社冲乡、西安乡、沙埔乡、太平乡、龙头乡。 2000年,柳城县辖8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561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大埔镇 49648、 龙头镇 16722、 太平镇 37545、 沙埔镇 31713 、东泉镇 42731、 凤山镇 20674、 六塘镇 29897、 冲脉镇 15586、 西安乡 12869 、社冲乡 14783 、古砦仫佬族乡 28632 、洛崖乡 17955、 寨隆乡 14845、 马山乡 2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