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开县西北角,东交开县大进镇、紫水乡,南接开县高桥镇,西连四川省宣汉县的茶河乡,北邻四川省宣汉县的土皇镇、漆碑乡,离县城66公里。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属重庆市第一大水利工程——鲫鱼塘水库库区。
历史背景清末民初为东里麻柳坝甲。1930年为麻柳坝乡。1935年为麻柳坝联保。1940年为麻柳乡。1953年从高升乡划入太平村,同时将麻柳乡分为鹿硐、麻柳、黄家、大碧4乡。1956年4乡合并为麻柳乡,并从齐力乡划入和平村,将东岳、中华村划归紫水乡。1958年为麻柳公社。1961年与紫水公社各出部分大队组建鹿硐公社。1962年从高升公社划入仁美大队。1992年建制调整时将麻柳乡、鹿硐乡合并为麻柳乡,辖柳兴、宋营、新梁、桃花、仁美、兴坪、协合、白兰、青观、黄家、尹家、三元、丰元、郭家、曹庄、龙坝、詹家、鹿硐、白果、双泉、大碧、大同、九坪、中华等24个行政村和柳盛社区居委会。
2004年村组规模调整时,将原柳兴村并入柳盛社区,原宋营、新梁合并为兴宋村,原桃花、仁美合并为仁和村,兴坪保留原建制,原协合、白兰合并为百合村,原青观、黄家合并为黄观村,原尹家、三元合并为四坪村,原丰元、郭家合并为家园村,原曹庄、龙坝、詹家合并为农庄村,原鹿硐、白果、双泉合并为鹿硐村,原大碧、大同合并为大和村,原九坪、中华合并为九华村。现辖1个社区居委会和11个行政村,101个村(居)民小组。人口民族总人口290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0人。有汉族、回族、满族、壮族、土家族、黎族等6个民族。人口密度为303人/平方公里。
麻柳乡地处观面山西段南坡,两岸属深丘地带,以灰棕紫泥土和红棕紫泥土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河谷幽深。最高点农庄村凉水坪山顶海拔1486米,最低处兴坪村阳家湾下河坝海拔431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1.3—17.3℃,一月均温-0.1—5.83℃,七月均温22.2—28.2℃,全年无霜期234—298天,年均降雨267—1405毫米。耕地面积22599亩,其中田13363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红苕、洋芋、大豆。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茶叶、油桐、磨芋为主。全乡有林地5000公倾,主要树种以松、杉、柏为主。养殖业以家禽、毛兔、猪、羊、牛为主。.
云阳县江口镇404506云阳县路阳乡404506云阳县农坝乡404506云阳县千丘乡404506云阳县盛保乡404506云阳县团滩乡404506云阳县文龙乡404506云阳县向阳乡404506云阳县汛水乡404506云阳县高阳乡404507云阳县建全乡404507云阳县渠马乡404507云阳县双水乡404507云阳县新阳乡404507云阳县巴阳乡404508云阳县黄石乡404508云阳县九龙乡404508云阳县莲花乡404508云阳县人和乡404508云阳县三坝乡404508云阳县双江乡404508云阳县水口乡404508云阳县红旗乡404509云阳县沙市乡404509云阳县上坝乡404509云阳县上坪乡404509云阳县洞鹿乡404511云阳县红狮乡404511云阳县龙洞乡404511云阳县石门乡404511云阳县双梅乡404511云阳县白龙乡404512云阳县关市乡404512云阳县龙塘乡404512云阳县养鹿乡404512城市/区/县地址邮政编码区号云阳县云阳县404500云阳县云阳镇404500云阳县硐村乡404501云阳县红堰乡404501云阳县栖霞乡404501云阳县凤鸣乡404502云阳县凤桥乡404502云阳县里市乡404502云阳县外郎乡404502云阳县院庄乡404502云阳县宝坪乡404503云阳县骠草乡404503云阳县龙角乡404503云阳县泥溪乡404503云阳县歧阳乡404503云阳县清水乡404503云阳县桐林乡404503云阳县跃灵乡404503云阳县云峰乡404503云阳县高坪乡404504云阳县龙硐乡404504云阳县堰坪乡404504云阳县保证乡404505云阳县长洪乡404505云阳县大阳乡404505云阳县富家乡404505云阳县南溪乡404505云阳县青山乡404505云阳县桑坪乡404505云阳县水市乡404505云阳县塔棚乡404505云阳县团坝乡404505云阳县无量乡404505云阳县盐渠乡404505云阳县后叶乡404506云阳县毛坝乡404513云阳县梅峰乡404513云阳县新建乡404513云阳县云安镇404513云阳县革岭乡404514云阳县永兴乡404514云阳县鹿鸣乡404515云阳县马槽乡404515云阳县宝塔乡404500云阳县庙中乡404500云阳县普安乡404500云阳县双坝乡404500云阳县水磨乡404500云阳县县城(云阳镇)404500云阳县新津乡4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