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路线:全程约21.3公里
起点:苏州市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三香路行驶730米,过稻香桥,左转进入西环路
2.沿西环路行驶1.4公里,过右侧的suzhou gas,朝苏嘉杭高速/绕城高速/吴中/吴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3.沿匝道行驶570米,过唐胥桥约90米后,直行进入西环路高架
4.沿西环路高架行驶500米,朝宝带西路/吴中大道/S58/吴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友新高架
5.沿友新高架行驶5.3公里,在吴中大道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350米,稍向左转
7.行驶30米,直行进入友新路
8.沿友新路行驶140米,左转进入吴中大道
9.沿吴中大道行驶1.3公里,过大龙江桥约310米后,直行进入南湖路
10.沿南湖路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迎春南路
11.沿迎春南路行驶1.1公里,朝清阳路方向,直行进入中山北路
12.沿中山北路行驶6.8公里,过仓桥约140米后,进入流虹路
13.沿流虹路行驶400米,过东新桥,右转进入公园路
14.沿公园路行驶210米,过东新桥,右转进入县府路
15.沿县府路行驶160米,过右侧的中央银行大厦约9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吴江市
庙港水产市场和财富广场是不是要合并
湖塘路是太湖南岸的一条古驿道,至今犹存。
从横扇到七都吴溇,沿太湖“三十六溇、七十二港”,其实是一条条南北向的小河道,每条河道两边,是一个个村落,湖塘路就把大大小小的村落串连了起来,成了交通要道。沿湖塘路的每条小河上都有一座被称为“塘桥”的石桥,多为单孔桥,抑或是三孔石拱桥,风格迥异。
我家老宅紧挨着庙港老街,老街也是湖塘路。依稀还记得家门外就是庙港,河水清清,舟来楫往。狮子桥就在离家不到百米的地方,桥很老很小,斑驳的水泥粒子突兀在外,唯有一对小石狮傲踞桥头栏杆上,精神奕奕。桥边原先有个水产行,里面的地常年湿漉漉,里面的人常年雨靴和皮褂子,走过门前永远是那股让人略感恶心的鱼腥味。狮子桥南堍有间红砖瓦房,聚集着一群黑黝黝的中年汉子,他们是搬运装卸工,个个壮实,除了给供销社、粮管所等单位装卸货物,镇区周边人家造房子运砖运沙子什么的,都要出钱请他们。寒暑易节,挑着扛着,走在一条狭长的跳板上,有时候船身低,河岸高,跳板陡,每走一次都是高危动作,他们时常喊着沉闷的号子,节奏一致,一步一步艰难迈向岸上……
狭小的老街东西两头连着窄窄的湖塘路。我从家里出发,过了半条庙港街,再走几里湖塘路,外婆家就不远了。
狮子桥西面的一座塘桥叫“蠡贤港桥”,相传太湖一带曾是范蠡和西施携手泛舟归隐问道之地,遂以“蠡贤”命名。湖塘路在蠡贤港那里多转了几个弯,因为那是一片大村落。沿路的农家都有一片晒场(稻场),不少人家还在晒场四周开辟一点点庄稼地,种上葱、大蒜之类的,里屋烧豆腐,出门摘蒜叶,一点也不耽搁一道简单美食的制作。用砖头垒砌,上面放一块光滑的水泥板,这是每户人家都有的洗衣板。板边往往会挖口井,搓衣洗被时,“扑通”一声,吊桶下井,拉绳一扬,吊桶在井水里翻个跟斗,一桶水就满了,再左手一把,右手一把,交替着将一桶水拉上来。有用搓衣板搓洗的,有在水泥板上刷洗的,有双脚在盆里踩洗的,有些妇女力气大,在水泥板上洗衣刷出的水花四溅,还能溅到走在湖塘路上的行人……
? ? 一到夏天傍晚时分,湖塘路两边都是纳凉的人,沿路人家早早泼洒一地井水,水迅速被滚烫的地面吸干,不用多少时辰,地面就转凉了。那时,一张竹床,可容纳老老少少一家子,还有坐折叠凳,小矮凳的,看哪里凉快,往哪里坐。大家话着家常,摇着蒲扇,谈着新鲜事,还可以跟路过湖塘路的熟人打招呼。空气中,时有一缕缕花草香从屋前房后飘来,氤氲在长长的湖塘路上。
? ? 湖塘路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家杂货店,做着方圆几里内农户的生意。湖塘路上,常能看到与我年龄相仿的孩童,蹦蹦跳跳,三步并两步地往小店去,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孩子们都喜欢帮家里打酱油、沽黄酒,找的零钱就是自己的脚步钱,可买零食吃,哪怕下雨天,也照打不误。那小小的人儿,撑一把成人的大雨伞,穿上一双很夸张的雨靴走在湖塘路上,远远看去,显得孤寥又觉得有趣。
? ? “打多少钱?”
? ? “打一毛五分钱,剩下的五毛钱买紫酸饼”。雨停了,小人儿抱着酱油瓶,舔着紫酸饼,心满意足地沿湖塘路跑回家里。
? ? 走在湖塘路上,还能遇到卖冰棍的、换梨膏糖的、收小羊皮和兔毛的、做手艺的……卖冰棍的都是骑着一个重磅自行车,后座是一个硕大的木箱子,外面用棉布严严实实包起来。老远就能听到迎面或者后面传来的:
? ? “阿要赤豆棒冰?”
卖冰棍的会在某座塘桥边树荫下站定,撑起车子,用木块在箱子上敲打出有节奏的拍子。板音未落,从村子里不断地闪出跳出一群小孩,围着冰棍箱子。几个买了冰棍的,高举着还没剥掉包装纸的冰棍慢慢挤出人群,迎来一片羡艳的目光。没钱买的占大多数,都眨巴着眼睛,咽着口水看着别人。关系铁的,还能分到一角冰凉,或者让他舔几下解解馋。
? ? 偶尔,我也能在半路上买个冰棍吃。吃得很慢,脚步却要加快,以便到了外婆家还能有半块没吃完,好让村子里的小伙伴们也羡慕一阵,还会产生一种城里人到乡下的优越感。实在是冰棍化得太快,必须及时吃掉,那残留的冰棍棒子也要咬在嘴里,“咬啊咬,咬到外婆桥”。
? ? 走到五徐港时,我常要在桥边石头上坐坐,每回总能听到一户人家堂屋门楣上的广播,播着歌曲、天气预报,有时会穿插一些大队里的通知,其他就是插秧、施肥之类的农事提醒,还有每天定时播出的广播剧。似懂非懂地听一阵,穿过湖塘路边上的一片菜地就能到外婆家了。菜地广袤,三面被桑林环抱,阡陌交通,沟渠纵横。走在长满野草的田埂上,微风拂面,脚管擦着不知名的野花野草,发出细微的“唰唰”声。一畦畦菜地错落有致,大青菜、香青菜、菠菜、韭菜、大头菜、黄瓜、冬瓜、南瓜……各类蔬菜四季轮流,青色、翠色、**……各色浓淡相融。几个农民散布在田间地头,施肥的、浇水的、除草的……远远看去,每一个人的动作都是那么质朴优美。
? ? 半个小时的湖塘路,每次都能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新鲜有趣。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出门便是阅历,湖塘路也成了我儿时的一本“社会百科书”了。
? ? 如今,和湖塘路平行的有沿湖路和230省道延伸线,道路宽敞平坦,车水马龙。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走湖塘路的人越来越少了。长长的湖塘路就像一个退出喧闹舞台的演员,带着好多演绎过的故事,静静地、默默地关注着崭新舞台的变迁。
湖塘路悠悠,悠悠湖塘路,一直在我记忆中……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庙港水产市场和财富广场不是要合并。2022年3月29日下午,政协七都镇工委围绕“庙港农贸市场改造”议题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会议中只是对庙港水产市场和财富广场农贸市场现状以及改建选址进行了调研讨论,到现在11月14日,并没有关于庙港水产市场和财富广场合并的文件或消息。所以庙港水产市场和财富广场不是要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