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帝 6 次南巡 清康熙帝在位 60 年,计有 6 次南巡活动,目的在于巡察黄河工 程及巡视运河和漕运。特别是后 3 次,正是康熙治河成功的时期。
第一次。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启銮,十月五日进入山东境 内抵达德州南关, 六日抵达平原县七里铺, 七日抵达禹城县二十里铺, 八日抵达济南府,九日抵达长清大湾底。十日进入泰安州,登泰山, 次日到桃源,阅河工,慰劳役夫。十月十二日到达新泰西周村。十三 日抵达蒙阴,十五日抵达沂州大石桥,十七日到达郯城县红花埠,十 八日出山东境。
第二次。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启銮,下令今皇帝南巡目的 在于巡视河道、体察民情、检察吏治,沿途所需费用在京城储备,所 有路经之地都不需修整道路。十三日进入山东境抵达德州西关,十四 日进驻平原七里铺,十五日抵达齐河晏城村,十六日抵达济南府,上 午观趵突珍珠二泉,御笔题词“作霖”两个大字,下午到达长清张夏 店,十七日抵达泰安州,十八日抵达新泰苏家庄,十九日抵达蒙阴东 关,二十日抵达沂州青驼寺,二十一抵达沂州李家庄,二十二日抵达 郯城红花埠,次日出山东。
第三次。 三十八年 (1699) 二月, 康熙帝认为当此春天之时南巡, 其目的一为亲自勘阅河工; 二为劝课农时。 乘舟沿运河南下进入山东, 依次经过桑园镇、郑家口、临清州第二闸、东昌府李垓坞、阳谷管家 堡、张八腊口、济宁州安居及南阳,出山东境。
第四次。四十二年(1703 年)正月进入山东德州城外教场,沿 第一、二次南巡路线,依次经过禹城黎济、齐河邱家岸。经过济南府 时,观看了珍珠泉,并且写了三渡齐河诗。随后驻跸长清黄山店。路 经泰安时, 登巡泰山, 并下令免去所有南巡驻地及沿途欠收各县赋税。 依次经新泰浮邱,沂水垛庄驿,沂州李家庄出山东境。
第五次。康熙四十四年(1705)二月,乘舟南巡,进入山东境御 舟停泊第一站是坊前,恰逢山东遇到荒年,康熙皇帝截留漕运,赈济 百姓,受到人民的极大感激。第二站是渡口驿,第三站是临清州,第 四站是东昌府三里铺,第五站是荆门闸,第六站是济宁州,经峄县韩 庄闸出山东境。
第六次。四十六年(1707 年)正月自畅春园启行,下诏令皇太 子、皇长子及十三、十五、十六子随驾。二月进入山东境,首停德州 第六屯。山东官绅氏族及民众十余万人迎驾,为蠲免通省旧欠钱粮谢 恩。御舟经德州杨家湾、恩县方阡、武城朱官屯,抵达临清州。后经 堂邑李官营、东平州王坝老口地方、济宁州花家阡、滕县新庄桥、峄 县韩庄闸出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