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三国吴所置县名,隋朝并入零陵。县治在今祁东县砖塘镇烟河岭,现存遗址。
永昌故城遗址,位于今祁东县砖塘镇烟河岭,辖区范围约2.7万平方米。东北两向的土城墙基犹存,东面土城墙基长140米,北面土城墙基长180米,土城墙基最宽处10米,沿城墙基都有瓦砾散步,西、南面被民房占用。
绕城北、西、南三面有河道痕迹,据考证系古代护城河,至今仍依稀可辨。古城遗址东450米出发现汉墓群。该古城址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永昌县设县治于今祁东县砖塘镇烟合岭。当时祁阳境域限于清江流域和湘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及今衡南县一部分地方。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祁阳隶属未发生变化。 隋开皇九年(589),撤并州县,祁阳、永昌二县并入零陵。
唐武德四年(621),恢复建置,永昌县并入祁阳县,祁阳县域的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3800多平方公里。不久废县。
唐贞观四年(630),重新恢复祁阳县,仍属零陵郡。同时,将县治迁至老山湾(今祁阳县茅竹镇老山湾村和茶园村一带)。
这时祁阳不仅版图扩大了,而且县治也迁到濒临湘江、交通方便的“四达之衢”的新址,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条件。其时手工制陶业最为发达;虽经“安史之乱”,而“湖湘尚宁”,以至唐末,经济、文化一直是发展的。
1952年4月,将原祁阳县的东北部地区划出,另置祁东县。永昌县辖区大致为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东部以及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南部。零陵郡郡治位于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辖区大致为今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西部、邵阳市南部、广西桂林市。
-永昌 (古永昌县城)
截止2018年初,甘肃省辖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12个地级市: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 ? ?
2个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扩展资料:
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南瞰四川、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国接壤,境内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总面积42.59万平方千米(其中飞地53.22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
-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