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华达山脉
内华达山脉是美国西南部花岗岩断块山,科迪勒拉山系西缘山地的组成部分。北起拉森峰,南至蒂哈查皮山口,长640千米,宽80~130千米,以大致南北走向绵亘于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山体形成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的内华达造山运动,一般海拔1800~3000米,山势自东向西倾斜:东坡断崖陡峻,拔起于东邻大盆地之上,高差达1500~3000米,植被稀疏,多为灌木草类;西坡平缓倾向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多河流切割成的深邃峡谷,森林茂密,迎太平洋湿润气流而雨雪丰沛,河流、湖泊众多,水力资源丰富,使中央谷地成为富饶的农业区。
2、落基山脉
落基山脉又译作洛矶山脉,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许多小山脉组成,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主要的山脉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加到美国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纵贯4800多千米,广袤而缺乏植被。其名称源自印第安部落名。巍峨的落基山脉绵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数千公里之长。整个落基山脉由众多小山脉组成,其中有名称的就有39个。除圣劳伦斯河外,北美几乎所有大河都源于落基山脉,是大陆的重要分水岭。
3、阿巴拉契亚山脉
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美国东部,北美洲东部巨大山系, 是北美州东部众多山脉的统称,又称为阿巴拉契亚高地或阿巴拉契亚山系。从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起绵亘于北美洲东部,向南至亚拉巴马州中部止,全长近3200千米,宽130~560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在东部沿海地带和大陆内部广袤的低地之间形成一天然屏障,因而对大陆的殖民和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最初的13个殖民地就建立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北起新罕布什尔,南至乔治亚的狭长地带。
4、海岸山脉
北美洲太平洋岸的山脉。南自美国南部洛杉矶附近起,北到阿拉斯加的科迪亚克岛。山脉以东为沉降带(港道、谷地、海湾),山脉本身又为许多横谷隔断,多峡江。北段山势较高,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并以红杉、冷杉、铁杉著名;南段多块状山,海拔600一1200米.降水较少,以灌木林为主。
5、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盖丘亚语:Andes;奇楚亚语:Antis)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也称安弟斯山脉或安蒂斯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从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绵亘约形成一道连续不断的屏障。安地斯山脉将狭窄的西海岸地区同大陆的其余部分分开,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征之一,它对山脉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存条件产生深刻的影响。位于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为西半球和南半球第一高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死火山。
安第斯山脉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阿巴拉契亚山脉
北美洲东部古生代褶皱山脉。北起纽芬兰岛西部,经加拿大东南沿海、美国东北部,延伸至美国亚拉巴马州,呈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600公里。北窄(130~160公里)、南宽(480~560公里),北低(海拔0300~500米)、南高(部分山段海拔 1000米以上)。因久经侵蚀和河流切割,地形主要为平缓的高原、丘陵和谷地,多在海拔300~600米之间。位于南部蓝岭山脉上的密契尔山海拔2037米,是美国东部的最高峰。以纽约附近为界,西南部为海西褶皱带,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山麓台地、蓝岭山脉、岭谷区和阿巴拉契亚高原四个次一级的地形单元,前二者称老阿巴拉契亚区,后二者称新阿巴拉契亚区;东北部为加里东褶皱带,以山麓台地延续部分、波状起伏的新英格兰高地为主体,西侧是范围不大的怀特山、格林山等狭长山脉和哈得孙—尚普兰谷地,它们分别与蓝山山脉、岭谷区相当。东北区冰川地貌分布普遍。这里是美国重要的林业、矿业带,有世界著名的石棉矿、美国最大的煤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