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草桥遗址为春秋故城址,西汉为千乘郡治,三国时期为乐安郡千乘县城址。南北朝属乐安郡治。隋唐属千乘县城址。草桥村地处水陆交通要塞,是古代乐安北部名镇。草桥的古树、古店、古桥和有关村名的古老传说都带有许多神秘色彩。
很久以前,杨、戴两结义兄弟携妻子来到草桥一带。时此地正处古济水两岸,方圆百里不见村庄,一马平川,土质肥沃,就在此地安家,开荒种地,男耕女织。后双方结为儿女亲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为子孙来往方便,他们砍树为桩,割草敷面,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草木桥。草桥上行人不断,后成为交通要道,商贾云集,集市兴起。
某日来了个骑马者,在桥头碰上两位聊天的老者。来人问:“老伯,请问贵庄可是草桥?”连问几声,老者先是疑惑不答,随后便异口同声地答道:“这村还没有正经名字呢。”一听不是草桥,骑马人很是失望。原来三天前这里曾发生过一件事。来者姓孙,曾在陕西为官,现已卸任还乡。三日前路经此地正值夜深人静。他骑着在村里转多圈,就是出不了村。一气之下给马一响鞭,马便疯了似的朝村西奔去,连人带马跌入泥水中,他爬起来定睛一看,四周白茫茫一片水。正着急时,见前面有两人正朝这边走来。孙姓官员连忙呼救。两个来人帮忙把马扶了起来,又把马牵到村边高地上。官员要取出银子酬谢,不料二人哈哈大笑说:“我们正是要这个的,这东西归我们了。”原来遇上两个劫贼。正在危急之时,忽听耳边炸雷般一声怒吼,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出现在面前。一掌落在一高个子劫匪脸上,劫匪应声倒下,另一个见事不妙,拔腿就跑。老人把官员领到庄南草屋前,指明了出村的道路。临行前,告诉官员:“俺姓姜,家就在这草桥庄。”
听完故事,两位老人便把官员带到村中小庙。官员见庙中神像,跟搭救自己的人一模一样。便决定在这里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此后就按姜太公所赐庄名,“草桥”一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