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屯镇位于辽、吉、内三省区交界处,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金三角”之美誉。203国道贯穿镇域南北,省级公路305线横贯东西,同时又位于平齐铁路沿线,使其成为科左后旗的东大门。总面积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9万亩。全镇及附近地区玉米秸秆产量达到3亿斤,稻壳产量0.5亿斤。全镇辖16个嘎查村,镇区5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9560户,人口4万,其中农业人口23000人,城镇人口17000人,2009年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0元。
白金宝塔遗址交通指南:交通发达,铁路,工路,水路,?航空运输形成网络
白金宝遗址位于肇源县民意乡嫩江左岸的白金宝屯。白金宝屯的南侧是宽阔的嫩江河床滩地,北侧是嫩江左岸的二级阶地。阶地面高出嫩江水面约30米,西北较高,向东南渐趋平缓,那上面竖起了一方标志石碑,表示出这里是白金宝遗址的核心地带。
这个遗址南北长450米,东西宽400米,面积达18万平方米。地面到处裸露陶片、蚌壳等古代遗存物。阶地南侧是一道陡坎,陡坎上的一条条冲沟剖面上暴露出了厚厚的文化层。
1974年8月省博物馆首次发掘出55深方六个,总面积150平方米,发现了房屋,窖穴和窑址等遗迹,出土一批典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遗物。1980年省考古队进行第二次发掘,又获得新进展。
白金宝遗址文化堆积分为上下两层,鬲、钵、杯上层多于下层,陶盆、小铜饰只见于上层,反映出它们在文化内涵上的早晚差别。对白金宝遗址的的某一房址进行的碳14同位素年龄测定,其文化层的绝对年龄为距今279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1998年被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特有的白金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