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下游,两岸山峦起伏,河水汹涌,风雨交加。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数万大军进入紫大地,也就是江边。因为山洪暴发,渡江失败,粮食完全断绝,最后全军覆没。
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关于太平天国和石达开功过是非的文章也不少。但遗憾的是,相比之下,关于历史真相的文章少之又少。如果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就大加评论甚至下结论,一旦和真相做比较,那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关于石达开“地上放棺材”最关键的史实,是他最后把军队放在大渡河边时的真相。知道了这个道理,才能谈石达开的功过是非。
叙事时间从1863年5月14日到6月13日,刚好一个月。空间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在这一个月里,石达开的活动范围仅在安顺场及其附近30公里以内。为了说明问题,请先列出重要事件,然后再进行解释。
1863年5月14日,公历13年4月1日,清朝统治第二年3月27日。
石达开约三万人到达齐大地。当时大渡河对岸还没有清军。石达开派一队人渡河侦察,然后返回。
1863年5月17日。
大渡河对岸,清军石达开被发现为试探性渡江,不利。
1863年5月21日。
石达开的大规模炮渡,由于洪水突然,5000精锐无一生还。
1863年5月22日。
对他们来说,穿越松树林溪流并不好。
1863年5月23日。
向宋林河口上方10英里处的磨房沟转移仍是不利的。1863年6月4日,最后一次强渡大渡河,仍被清军击退。石达开决定给土司王应元一个求和的礼物,要求让位。
1863年6月9日。
在两次与王应元谈判未果后,石达开决定带领6000名伤残军人突围。
1863年6月11日。
他们被老鸦的漩水势所阻,突围无望,于是与当地清军杨应刚讲和。
1863年6月12日。
谈判的结果是先遣散4000人,剩下的2000人不缴武器转移到大树堡待命。
1863年6月13日。
清军右更部渡江进攻,从杨应刚军中抢走石达开等五人。
经过长时间的战斗,石达开在强渡大渡河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个多月前,他们在云南巧家抢渡金沙江,清军不省人事。这次从西昌北上,有几千人的先遣队,由赖裕新率领,经大树堡,抢渡大渡河,过涪陵到成都。他是在得到赖雨欣成功渡河的消息后才率军的。据估计,军队大约有30,000人,他们都是精英战士。为了迷惑敌人,他北上时没有走赖雨欣走过的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山间捷径。他过河的地方不是大树堡,而是大树堡上游的紫大地。
当他们到达齐大地时,是农历四月初七。据当地长辈说,最早也要到农历五月初,汛期才会到来。全军渡江只需要几天时间,准备时间还是很充裕的。安昌是大渡河上一个重要的渡口,可以集合一些船只。石达开到达当天,立即派侦察部队渡河,在北岸上下游一带侦察。在没有发现任何敌情的情况下,他决定停留三天,尽力收集船只和木筏,做好渡河的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