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量计算公式: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X100。
一,对外贸易量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对外贸易值。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常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为准确地反映一国进、出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一定年份为基期,用进、出口值除进、出口价格指数,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即对外贸易量。
二,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而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三,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物价经常发生变动,用价值表示的国际贸易额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该国外贸的实际规模。如果用贸易量,即用进出口商品的数量、重量等来表示,则可以避免这种缺陷。四,就某一种商品来说,用计量单位表示十分容易,但就一个国家的全部进出口商品来说,就无法直接用计量单位表示,因商品不同,计量单位也不同,难以直接相加
五,例如,以2004年为基期,某国该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均定为100。2005年该国进口贸易额为117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为1200亿美元。2005年该国出口产品价格平均下跌5%,出口价格指数为95;2005年该国进口产品价格平均上涨3%,进口价格指数为103。
六,可见,该国2005年的进口贸易额虽然达到1170亿美元,但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实际进口贸易量只有1135.9亿美元;而该国2005年的出口贸易额虽然只有1200亿美元,但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实际出口贸易量却高达1263.15亿美元
一般来说的话,用UN COMTRADE查询可以查到的,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查一下你要研究的商品的HS编码或者SITC编码,把编码写到type那一栏,然后在下拉菜单里选择进口国,出口国,贸易走向,年份,classification那一栏选HS as reported或者SITC as reported,点击search就行了。
出口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出口税是指出口国海关在本国货物和物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或出境的个人征收的关税。出口税的征税对象不限于作为商品流通而进出境的外贸货物,还可能包括旅客携带、托运或邮寄的物品。由于征收出口税会提高本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降低竞争力,因此各国很少征收出口税。出口税是指出口国海关在本国货物和物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或出境的个人征收的关税。出口税的征税对象不限于作为商品流通而进出境的外贸货物,还可能包括旅客携带、托运或邮寄的物品。征收出口税的国家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保障国内供应、保护本国资源等。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为免降低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各国已很少使用出口关税。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因具有保护作用而依然存在。我国也对极少数商品征收出口关税,主要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方面。
我国出口税则为一栏税率,即出口税率。国家仅对少数资源性产品以及易于竞相杀价、盲目出口、需要规范出口秩序的半成品和制成品征收出口关税。1992年,我国对47种商品计征出口关税,税率为20%-40%。现行税则对108项商品计征出口关税,主要是鳗鱼苗、部分有色金属矿砂及其精矿、生锑、磷、氟钽酸钾、苯、山羊板皮、部分铁合金、钢铁废碎料、铜和铝原料及其制品、镍锭、锌锭、锑锭。出口商品税则税率一直未予调整,但对上述范围内的78种商品实行0-20%的暂定税率,其中51种商品为零关税,14种商品税率为10%及以下。与进口暂定税率一样,出口暂定税率优先适用于出口税则中规定的出口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