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三年(583年),又废两当、广化、广业三郡。直辖梁泉、河池、思安、两当、同谷五县。大业三年(607年)凤州为河池郡。
唐武德元年(613年),河池郡为凤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河池郡。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凤州,隶属山南西道,辖梁泉、黄花、两当和河池四县。文德元年(888年),升凤州为节度府,辖兴、利(今四川广元市)二州及梁泉、两当和河池三县。
后梁贞明元年(915年),蜀克凤州,为武兴军治所。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废武兴军,降凤州为防御州,辖梁泉、两当和河池三县。隶山南西道。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隶秦凤路,治梁泉。领梁泉、两当、河池三县。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三月,凤州改隶利州路。九月,分利州为东、西两路,凤州隶属利州西路;治梁泉。辖梁泉、两当、河池三县。淳熙二年(1175年),凤州改隶兴元府。咸淳四年(1268年),梁泉县并入凤州。隶属兴元路。 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 凤州隶属凤翔府。四年(1371年),改属汉中府。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
今凤县属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