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温麻县时,境域广阔,从闽江口连江沿海之北一直到闽浙交界,涵盖连江、宁德(蕉城区)、福安、周宁、寿宁、霞浦、福鼎、柘荣等8个县(区)以及罗源、政和2个县的一半区域。
唐武德六年(623年)重置温麻县,改名连江县,同时割原温麻县土地设置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县),不久长溪县再并入连江县,境域与西晋温麻县相同。
连江县自唐代始设5个乡:宁善、永福、太平、名闻、五贤。统20个里。宋代,宁善乡析为西宁善乡和东宁善乡;永福乡析为永福乡和南永福乡,共7个乡,统24里。元代东、西宁善乡合并为一,南永福乡改名永福乡,原永福乡的崇德四里至崇德一里依序改为二十九至二十六都,不隶乡里。全县共5个乡(统21里)、4都,此后历明、清两朝沿袭未改。
唐长安二年(702年),又割连江县北4个乡重置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县。
唐大中元年(847年),割连江县北1个乡设置罗源场(继后改永贞镇、罗源县)。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又割连江县招贤里5个图给罗源县。至此,连江县境域基本稳定。据南宋淳熙《三山志》记载,连江为望县,在福州府东北90里(市里,下同)。东西宽95里,南北长115里。东至海20里,西至怀安县界40里,南至闽县界25里,北至罗源县界45里。东南至海35里,西南至闽县界25里,东北至罗源县界120里,西北至怀安县界90里。
1936年12月,东引岛划属连江县。1937年2月,琯头以西的新道、拱屿、塘头、竹岐、阳岐、山兜、塘边、溪边等8个乡及川石岛、壶江岛两岛从闽侯县划归连江县。1941年2月,连江县第二区赤石北部之巽(屿)北(山)乡划属罗源县。1956年5月,罗源县上杭乡的漈头村划属连江县丹阳区文朱乡。其间琅岐岛曾于1956年6-10月、1970年7月-1975年12月划属连江县,后划属福州郊区。从此连江县境域稳定不变。 至2005年底,全县除马祖列岛(马祖乡)尚待统一外,共设22个乡镇(16镇、6乡)、269个村(居)民委员会。乡镇分别为:
16个镇:凤城镇、敖江镇、东湖镇、浦口镇、东岱镇、晓澳镇、琯头镇、丹阳镇、长龙镇、透堡镇、马鼻镇、官坂镇、坑园镇、筱埕镇、黄岐镇、苔菉镇;
7个乡:江南乡、潘渡乡、小沧畲族乡、蓼沿乡、下宫乡、安凯乡、马祖乡(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