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编码是指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标识商品的过程,这组数字称为代码。
海关根据国际通行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确定标准商品分类,应用于海关的进出口报关;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务政策法规的需要,对海关提供的标准商品进行税率鉴定,在鉴定的过程当中,若原代码不能满足税务实际业务的需要,可对原代码进行扩充,以便准确的鉴定税率。
作用:
商品代码是在进出口贸易中使用的对商品进行分类管理、表示进出口商品名称的数字化代码,对规范商品管理、简化实际操作、方便统计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地应用于进出口报关、出口退税、出口企业的业务处理及财务核算等领域。
商品代码是商品分类的具体表现,是海关税则及出口退税的基础,海关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目录的分类原则和内容于199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
随着多年的实际应用演变,商品分类日趋成熟,其代码的规则主要遵循:前两位数字代表章目,三四位数字为税目,后四位为子目,其中第七、八位为我国税则在协调制度编码的基础上增加的两级子目,第九、十位为划细商品而增加的两位商品码(从2001年起)。
关税代码是特定产品的代码,该代码记载于世界海关组织 (WCO) 的协调系统 (HS) 中。 全球商务中的每种产品几乎都有关税代码。 关税代码可确保全球产品分类的统一,为了进行估税,在正式运输凭证上必须填写关税代码。
完整的关税代码不少于六位数字,最高可达十位。 关税代码的数字越多,就能越精确地辨识产品。 不足六位数字的关税代码被视为不完全代码,它代表 HS 中的一个广泛产品范畴或分类。 商品编码就是国内对各种货物须出口申报时各种监管条件的一种商品编号,用这些编号来决定该货物有何种进出口的监管条件 严格来说,各国和各国都有可能不同,我们国内的商品编码(hs code,也叫税号)就是用来做出口的,进口方就是目的国,可能和我们不同,他们会用他们国家的HS CODE就是关税代码来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