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是湘楚文化源头之一,被誉为“蓝墨水的上游” ,有“中华诗词之乡”的美誉。
平江是著名桂花蜜源之乡、黄金产地及林业重点县之一。
历史沿革
编辑
古属三苗国,秦属罗县,东汉末年设
平江县风光(19张)
县,后唐定名平江。
春秋时,平江属楚附庸罗子国。
秦朝时期,置罗子国为罗县。
汉末时期,将罗县东部划为汉昌县,三国时又改名吴昌县。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析湘阴县东境置昌江县;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为避庄宗祖父李国昌讳,以县治周围地势平坦,江水至此平静无波,改称平江县。
1986年1月27日,撤销岳阳地区,将湘阴县、临湘市、华容县、汨罗市、平江县划归岳阳市管辖。
[2]
1996年,平江县面积4125平方千米,人口约98万人。
辖13个镇、14个乡:汉昌镇、三市镇、长寿镇、加义镇、龙门镇、安定镇、伍市镇、向家镇、瓮江镇、虹桥镇、南江镇、浯口镇、梅仙镇、三阳乡、大坪乡、三墩乡、大洲乡、木金乡、冬塔乡、咏生乡、余坪乡、板江乡、岑川乡、思村乡、南桥乡、钟洞乡、黄金洞乡。
县 *** 驻汉昌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平江县常住总人口931996人,其中,汉昌镇69137人,安定镇63094人,三市镇48737人,加义镇47705人,长寿镇61170人,龙门镇35013人,虹桥镇33757人,南江镇70858人,梅仙镇59943人,浯口镇36433人,瓮江镇45340人,伍市镇64127人,向家镇15038人,三阳乡54527人,思村乡17917人,咏生乡2981人,黄金洞乡5533人,南桥乡3154人,木金乡19599人,大坪乡20736人,冬塔乡21055人,板江乡13129人,大洲乡18146人,钟洞乡27270人,三墩乡28275人,余坪乡33291人,岑川乡16031人。
2001年11月,撤销钟洞乡,设立童市镇。
同年,岑川乡撤乡建镇。
全县辖城关镇、三阳乡、安定镇、三市镇、思村乡、嘉义镇、咏生乡、长寿镇、黄金洞乡、南桥乡、龙门镇、木金乡、大坪乡、虹桥镇、南江镇、冬塔乡、板江乡、梅仙镇、大洲乡、童市镇、三墩乡、余坪乡、岑川镇、瓮江镇、浯口镇、伍市镇、向家镇、官塘农场、时丰茶场、长坡园艺场。
[3]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
根据《方案》,平江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歙县三阳乡的介绍
三阳乡位于县境中部,分别与瓮江、安定、三市、城关、天岳开发区5个乡镇接壤。面积214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辖更新、白石、安乐、金塘、对 坪、九龙、庆宜、金花、张家、万古、石坪、李坪、潭曹、甲山、平沅、南尧、苏白、大洞、小洞、何公、葛藤坪、长冲、新仁、美潭、大塘冲、碧联、兴阳、大众、金窝、西岸、下湾、坑口、黛屏源、狮岩、仙江、白若、洪山、潘坳、新源、官坑、大桥、密岩42个村
三阳乡位于安徽省歙县东北部,地处皖浙交界处,坐落于美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脚下,是黄山市规划的中心乡镇。被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林语堂喻为“东方小瑞士”。三阳乡交通便利,有徽杭公路穿乡而过,有徽杭高速公路(三阳设有道口)直通黄山、杭州,有唐三公路通往千岛湖。乡土面积121.8平方公里,现辖19个行政村,152个村民组,21120人。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