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一条河流。
云台天瀑位于泉瀑峡尽头,落差达314米,被誉为?华夏第一高瀑?。远远望去,瀑布上吻蓝天,下蹈石砰,犹如擎天玉柱,宛如白练当空。瀑布上端如同朵朵白云,又如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至天而降,直落入碧水潭中。
急泻而下的瀑布,在水潭中,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溅起千堆雪,又升起腾腾水雾,把瀑布罩在朦朦的雾中。若雨多的季节气势更为磅礴,山洪暴发时,瀑布像脱缰之烈马,日夜奔腾,声震数里,近听如闷雷轰响,远听似古钟长鸣。
金乡卫设置前后,倭寇为患金乡沿海,有三个阶段特点:
一、洪武五年(1372)至嘉靖廿二年(1543),历一百七十一年。这时期倭患特点,为“群盗窃海隅为奸利,都是乘不备为乱耳”。抗倭的对策,取刘基的军卫法,筑城置卫以防御,使海疆有“备”而无“患”。因为倭寇是“乘不备”而扰乱的,所以,这时期骚扰特别频繁。明太祖大明江山虽已打定,但还有“要害地”,必须“并海置卫”。
二、嘉靖廿三年(1544)至四十二年(1563),不到二十年,大规模侵入多次。这时期,由于土地兼并,军卫制受破坏,内地奸商勾结海盗,倭寇侵犯特别猖獗。他们据海岛设巢穴,大舰直入沿海内地,烧杀劫掠,无所不施其极,造成村落变废墟,百姓罹大难。
三、嘉靖四十三年(1564)至崇祯十五年(1642),近八十年。这时期,由于戚继光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连续水陆交战,基本上剿平残寇,海上安静。偶有骚扰,只是余波而已。
倭寇侵扰金乡海疆,前后历二百七十年。二百七十年的倭患史,不仅当时村舍冷落,生灵涂炭,人口稀少,生产停滞,而且,也涌现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抗击倭寇的战役。
据记载:
洪武十六年(1383)倭寇侵犯金乡、平阳,被官兵击退。
洪武二十六年(1393)三月,倭寇船数十只包围炎亭,金乡卫指挥佥事察罕贴木儿,领兵抗御,倭寇大溃。
建文三年(1401)十月,倭寇窜犯炎亭,杀守军,伪装官兵布阵海口,金乡指挥佥事戴顺中计战死。
永乐九年(1411),倭寇侵犯金乡、平阳。
永乐十五年(1417)倭寇侵犯金乡,被出使西洋回国的中官张谦击败。
嘉靖二十七年(1548)倭船泊南麂山女儿礁、洞门、青奥。六月二十日,金乡卫指挥吴川追攻于近山海洋,贼船撞礁覆没,擒许栋、许社武二人。九月,朱纨讨温磐、南麂诸贼,连战三月,大破之。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犯金乡,被指挥王希禹、陈区击败。
嘉靖三十四年(1 555)十月,倭寇船泊于南麂。十一月,经将军岭至芦蒲,又从白沙至北港麻园。闰十一月初三,官兵出哨被袭,死60余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三月,倭寇人南北港劫掠烧杀,三日后始退去,死者无数,一些地方无法春耕播种。
是年,设温处参将,统陆兵九总,其中后营、中营、前营、珠明营、炎亭营五把总,分驻蒲壮所、金乡、仙口、珠明岭、炎亭等要冲,以防倭寇。
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濒海余贼来犯,官兵迎战于连屿、陡桥、石坪,杀死敌人百余。倭寇又侵犯石砰,被官军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