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
1、需要事先在商品编码库中,设置商品或劳务的适用税率,在系统设置当中找到并选择本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正确税率,在开票时选择相应商品或劳务后完成发票开具即可。 2、税收分类编码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分类编码部分编码税率和会计所需实际税率不一致,可以先调用出税收分类编码,然后“商品编码编辑”界面再修改税率; (2)需要开具混合类商品,比如超市开具的商品名称叫食品,但是实际商品是面包,饼干,牛奶等一系列商品的统称,税收分类编码因划分的比较细致,所以无法多个编码一起调用出来,建议会计按照实际商品填写名称再选择相应税收分类编码; (3)选择税收分类编码时,先要判断是销售商品,还是服务行业,这样有助于在类别里查找。建议先用检索搜关键字; (4)如果需要开具的商品是统称,比如A单位开具的商品是固定资产,可以问下会计具体的固定资产是什么,车辆、办公用的电脑或者其他,然后根据具体商品名称搜索税收分类编码。
商品编码是指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标识商品的过程,这组数字称为代码。
海关根据国际通行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确定标准商品分类,应用于海关的进出口报关;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务政策法规的需要,对海关提供的标准商品进行税率鉴定,在鉴定的过程当中,若原代码不能满足税务实际业务的需要,可对原代码进行扩充,以便准确的鉴定税率。
作用:
商品代码是在进出口贸易中使用的对商品进行分类管理、表示进出口商品名称的数字化代码,对规范商品管理、简化实际操作、方便统计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地应用于进出口报关、出口退税、出口企业的业务处理及财务核算等领域。
商品代码是商品分类的具体表现,是海关税则及出口退税的基础,海关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目录的分类原则和内容于199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
随着多年的实际应用演变,商品分类日趋成熟,其代码的规则主要遵循:前两位数字代表章目,三四位数字为税目,后四位为子目,其中第七、八位为我国税则在协调制度编码的基础上增加的两级子目,第九、十位为划细商品而增加的两位商品码(从2001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