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黄帝少子禺号封于薛(今张汪镇薛国故城一带)。
夏朝,禹封禺号后裔奚仲于薛。
商朝,汤封奚仲十二世孙仲虺于薛。
西周初年,周武王亦封薛国后裔于薛。
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齐灭薛。
周显王十八年(前321年),齐湣王封田婴(号靖郭君)于薛。
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齐国、魏国灭薛。薛地先入齐,后属楚国。
秦代,境内置薛郡、薛县。
汉代,薛县为鲁国地,属豫州。
晋惠帝元康年间,薛县改属徐州部彭城国。
西晋义熙五年(409年),撤销薛县,并入蕃县。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于徐州部置蕃郡,蕃县属之。
东魏元象二年(539年),撤销蕃郡,并入彭城郡,蕃县属彭城郡。武定五年(547年),复置薛县,属豫州部彭城郡。
北齐时撤销薛县,并入蕃县,属徐州部彭城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蕃县更名为滕县,属徐州部彭城郡。从此至民国年间,今张汪镇辖境均属滕县。
唐代至五代属河南道徐州。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置滕阳州,滕县属之。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改滕阳州为滕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滕州,滕县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升兖州为府,滕县改属兖州府。明代正统年间,张汪为滕县礼教乡薛城社。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张汪为滕县离八保,仍属兖州府。嘉庆至光绪年间,张汪一带为滕县悌六区。
民国二年(1913年),滕县属岱南道。
民国二十年(1931年),张汪为滕县第七区薛城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薛城乡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改称张汪乡,仍属滕县第七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张汪乡改属临城县第七区,区公所驻张汪村。
1952年,临城县更名为薛城县。
1956年,撤销薛城县,设滕县薛城区,第七区亦属滕县,辖欢城、李桥、周楼、张汪、柴胡店、殷庄、龙山7个乡。
1958年夏,撤区并乡,今张汪境域分为张汪乡和李桥乡。同年秋,张汪乡和李桥乡合并设立前进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设在张汪。
1959年秋,前进人民公社改称张汪人民公社。
1966年5月,改为张汪区。
1968年,恢复原张汪公社。
1984年3月,改张汪公社为张汪乡;11月,改为张汪镇。
1988年5月,撤销滕县,设立滕州市,张汪镇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