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通过春化后顶芽由叶芽转化为花芽。
大葱是绿体经低温通过春化的作物,在黄河下游地区的大葱产区,若秋播早于9月中、下旬,则翌年会发生未熟抽薹。
9月底播种的越冬苗只有2叶1心,由于苗小不感应春化低温,翌年不会发生未熟抽薹。
如果苗床的肥水充足,越冬苗偏大,即使是9月底10月初播种的,翌年有些品种也会发生部分未熟抽薹。
正常秋播苗次年夏初定植和春播苗当年夏初定植后,在11月中下旬长成的成株中可以用肉眼观察到花芽,可见在此之前已经分化花芽。
那么通过春化的绿体大小和温度的关系如何,目前尚未见系统研究报道。
杨日如(1990)认为,章丘大葱秋播植株在4叶以上,假茎横径超过4mm,苗高超过12cm时,在日温7~15℃下,不少于27d就会通过春化;株高40cm,7~15℃,15d左右也能通过春化。
张世德(《中国蔬菜栽培学》,1987)认为,章丘大葱从三叶以上的苗期到此后的生长期间,感应7℃以下低温7~10d,便能通过春化。
张愚等研究(1978)认为,隆尧大葱株高小于10cm,假茎横径小于0.3cm,真叶2片,翌年不会抽薹。
笔者观察认为,秋播苗6.5℃以上的生长积温达1000℃,苗高15~20cm、假茎横径2.0~2.5mm的章丘大葱幼苗,在感应越冬期的低温后可以正常抽薹开花。
通过春化的日数与品种有关,叶片深绿的日本品种和中国晚抽薹品种(俗称笨葱)冬性较强,较一般品种的抽薹开花期晚7~15d。
大葱的花芽分化期不仅与大葱栽培中控制未熟抽薹有关,也与大葱的良种繁育有关。
种株若在植株较小时即分化花芽,由于营养体小,花球和种球也小,种子产量也低。
大葱半成株繁种的播期与产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