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渚是姚西重镇。杭甬运河北线(始修于晋朝,马渚集镇段又称“渚水”)过西横河堰、闸,流经来青峡(渚山,又称高庙山、武曲山与扁担山,又称皇墓山之间形成约一公里长的峡谷,最窄处不足100米。),穿集镇中心而过。把马渚一分为二,西边为下叶;东边为后堰、庙前和龙舌。集镇内原来河道纵横交错,堰坝棋布其间。现在小河道都填平了,街道宽了不少,供 汽车 行驶。现存的堰坝也只有一座西横河堰坝了,物以稀为贵,旁边竖了一块“省重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只有作为地名的有枫林堰;四季堰;后堰和黄泥堰等,已找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马渚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据史料记载,马渚在明朝已设市。马渚的街面极大多数是傍水而筑,街道宽只有二、三米,用石板铺成。石板被行人走得锃光发亮。街道上建有廊棚,能给人们免除日晒雨淋之苦。有的廊棚下靠河的边上设有木质或石质的长凳,供行人小憩和市民喝茶、聊天之用。河边砌石坎,修有许多埠头。过去货运主要靠水路船运,埠头用来装卸物资和人们生活洗涤取水之用。街道一边店铺鳞次栉比。据老人们说,马渚过去有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如巨和绸布庄、盛祥泰(彩章阿龙)棉布百货;生和、泰丰、泰和、益和、鼎和南货店;元祥、信裕钱庄;鹤年堂、益寿堂、瑞林堂药铺;祥和、润泰老酒酱油店;久和海货店;邱复记、诸复兴客栈;万兴、长盛贳船部;义兴油坊。还有典铺,茶坊,糕饼店,铁匠店,裁缝店,鞋匠店,箍桶店,镴匠店,肉铺,理发店,照相馆,木器店,山货店,豆腐店,银匠店,铜匠店,石厂店,棕棚店等。还有倪协茂树行,戴氏山货行,米行,柴行,棺材行,猪行,牛行,布行,鸡鹅行,杨梅水果行,蚕茧行,蔬菜行,鱼行,笋行等。每天上午,四邻八乡的人都会来赶集市,狭小而长长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华景象。
记忆中的马渚河多,桥也多。特别是运河上的三座桥富有特色。西北一座叫“木桥”,该桥是有二根长十多米,七、八十公分见方的方木作梁,上面铺十几块料子上好的石板作桥面。我最喜欢走木桥。桥上走的人多时,能感觉得到桥的抖动。木桥向东南两、三百米处有一座“饮马桥”,此桥在马渚最有名。据《余姚县志》记载:饮马桥始建于宋朝。是座单孔石拱桥,跨径约25米,两侧各有18级台阶。桥高与两岸的平房高度相仿。桥上两边设石护栏,望柱上雕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桥下有长年不涸的深潭,因秦皇南巡时,曾驻跸渚山,饮马于潭,故桥曰“饮马桥”。桥的西堍有一棵大樟树,树冠遮盖街面,河面和半个桥面约一亩许。桥的东面有一幢一面依桥,两面临水,一面朝街的茶室。此时此景,人在桥上走,船在桥下行。好一幅标致的江南水乡图。饮马桥东南几百米的地方有一座三孔三板两栏平梁石桥,称“锁澜桥”。桥全长约五、六十米。桥上有一对联“饮马有余泽;锁澜有远缘”。桥下有纤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七中的莘莘学子在放完学后,在桥下游泳,在纤道上洗衣洗澡。锁澜桥是清道光庚寅年(1890年),有上虞驿亭商贾经元善出资修建的。由于1981年运河的拓宽改造,以上三座桥梁都被拆除。饮马桥、锁澜桥现被钢筋混土泥桥梁所代替。但每次看到这两座桥时,总觉得他们没有古桥那种神韵。木桥只留下“木桥弄”的地名以作记忆。我现在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留下这三座桥的一张照片。
明代时,镇上下叶的木桥弄与乌龟山脚之间的街上有座财神殿,里面塑着一尊高大的财神菩萨陶朱公(越国大夫范螽)。每年正月初五,店主们点香烧佛拜祀财神,祈求年年有余。虽然财神殿已毁,但马渚人们请财神的风俗习惯至今还在民间传承着。说明马渚祭拜财神保留着越文化的遗风。
马渚原来的十月半庙会,是姚西最大的庙会。始于明朝弘治年间,盛于清雍正年间。从农历十三开始到十七,为期五天。据老一辈的人回忆,庙会主要巡游马渚相公殿的周老郡王相公菩萨,走高饶,舞龙,鼓亭,甩彩瓶,耍火流星等。还有做戏文。相公殿内的万年戏台为做戏的主要场所,其次是洪家大道地、后庙坟头、后堰头等处同时开演。绍兴大戏、的笃班、姚摊、宁波走书、马戏团等各显身手。庙会还有一项内容是进行物质交易。周边乡镇及邻近各县的商家纷至沓来。各类商品应有尽有。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大江小河船只密布。通宵达旦,一派繁华景象。
马渚火车站曾是马渚人的骄傲,方圆几十里的人们要出远门,都要到马渚火车站来坐火车。我第一次坐火车是一九六二年,妈妈带我从余姚乘火车到马渚回家,记得当时票价成人三角。这次坐火车,“喀嚓”声在我耳边响了好几天。当时的慢车从马渚到上海有十几个站头,几乎不到十公里就有一个站,每站都停。而且是单轨,有时火车交位需要等上几十分钟,所以早上很早从马渚上车,到上海已是日落西山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从马渚到上海的票价为五元三角,春节增开的棚车票价为一元七角。到八十年代客车一天有八对。马渚火车站还有货运。如当时慈溪庵东盐场年产二十多万吨原盐,主要靠马渚火车站运往各地。随着萧甬铁路铺设双轨及电气化改造等工程的完成,马渚客运汽油船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步退出 历史 舞台。
马渚水路汽油船客运。最早,据《慈溪市志》记载:民国十九年(1930年),就开通了马渚至周行的航线。后来又逐步开通了马渚至泗门、马渚至余姚的汽油船航线。大大改善了马渚与外界的交通。
马渚过去以任、陈、周、叶四姓为主。据《姚江云楼陈氏宗谱》记载,建炎已酉年(1129年)马渚陈氏始祖是南宗丞相(左右仆射)陈康伯随宋高宗巡视宁波回临安,经过马渚,小憩于此。陈康伯看到马渚山青水秀,僻可以避兵,人们生活祥和安泰。遂令三子祥节居也。这支陈氏已在马渚这片泥地上生息繁衍了近九百年。
现在近三十年间,马渚越来越现代化了。大片的工业园区,居民的住宅小区,充满现代气息的商业街,超市,银行等;柏油马路,红绿灯;小 汽车 充满道路……。古镇的古韵正在逐渐远去。我们这批上了年纪的人能从纸张上留下一点文字,让马渚的昨天尽可能久久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全程约438.7公里,看你开多快了,估计得5,6个小时。。。。
驾车路线:全程约438.7公里
起点:南京市
1.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11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北京东路
2) 沿北京东路行驶1.1公里,朝中山路/珠江路方向,右转进入鼓楼广场
3) 沿鼓楼广场行驶40米,过右侧的鼓楼广场约230米后,在第4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中山路
4) 沿中山路行驶1.7公里,过右侧的中国国货银行旧址约140米后,直行进入中山南路
5) 沿中山南路行驶3.4公里,过饮马桥,朝雨花南路/雨花西路/长虹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饮马桥
6) 沿饮马桥行驶980米,稍向右转进入雨花西路
7) 沿雨花西路行驶1.6公里,左前方转弯
8) 行驶30米,直行进入安德门大街
9) 沿安德门大街行驶2.7公里,右转进入铁心桥立交桥
2.沿铁心桥立交桥行驶250米,在入口,进入G42
3.沿G42行驶23.5公里,朝合肥/浦口/江浦/G4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42
4.沿G42行驶330米,朝合肥/G40/G4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42
5.沿G42行驶107.7公里,过高场地,朝六安/蚌埠/G3/G4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40
6.沿G40行驶46.8公里,稍向右转进入G42
7.沿G42行驶102.5公里,朝大顾店/G312方向,稍向左转进入G42
8.沿G42行驶750米,过大顾店枢纽,朝武汉/成都/G42方向,稍向左转进入G42
9.沿G42行驶50.5公里,在出口,
10.行驶2.3公里,左转进入X055
11.沿X055行驶11.7公里,调头进入X055
12.沿X055行驶16.6公里,右转进入S209
13.沿S209行驶29.0公里,过余家约180米后,直行进入X054
14.沿X054行驶11.7公里,左前方转弯
15.六安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260米,左前方转弯
2) 行驶2.7公里,直行
3) 行驶19.8公里,过左侧的白马大峡谷,到达终点
终点:天堂寨鐧惧害鍦板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