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永康古属哀牢地,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属永昌郡地,隋为汉地,唐南昭时期在永康坝建拓南城,是南昭国西南方政治、军事、贸易重镇。元世祖忽必烈十三年(1276年)在永康设镇康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永康为镇康府,明成祖永东三十一年(1414年)永康改为州,继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土归流,1908年县治迁德党,元至清末永康为土官承袭统治,传代570多年,民国二年(1913年)省府明文取销承嗣官,并诸杀刀上达,从此结束土司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永康隶属一区,1952年5月12日永康傣族自治乡成立,隶属松林区。1958年山区人民巨迁下坝,同年10月27日幸福人民公社成立,后经几次辖区规模变动,几分几合,先后设置为区—公社—区—镇,几分几合,1988年3月永康区改为永康镇至今。
永康以驻地永康命名,系历史古镇,相传大禹治水时经过此地,留下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将此地取名为禹王镇。永康镇地处江淮水分岭北侧,位于定城西27公里处,东连西卅店、南靠朱湾、七里塘乡,西接炉桥、能仁;北与凤阳县接壤,合徐高速公路自南向北穿镇而过。永康镇现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324个村民组,13392户,多为汉族,全镇现有统计人口569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40人。国土面积19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927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