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设高店乡,几经析并,1971年建高店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103.9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岗圩、高升、维新、高祠、胡岗、高店、仪城、双峰、平河、邵庙、新河、鲍河、桑树、东桥、长镇、西桥、长东、岗集、团塘、迎河20个村委会及长镇街道居委会。
高店乡的介绍
千岁衢位于大方城南20公里的阿东钜,原名“洛启坡”,今大方县高店乡石桅村白布河畔。千岁衢为小寨至鼠场通道中“洛启坡”段的称谓,原“洛启坡”中之险道,“曲折如羊肠,陡险如悬梯,虽剑阁栈道,不过如此,行者甚苦。”衢成之后,险道变通途,天梯沿岩上。水西民众“喜今日往来之便,免昔日攀援之苦”,“过者,相与仰天祈公寿,愿公千岁!”故名千岁衢。“洛启坡”,原名落气坡。意谓翻越此山极难,令人魂欲断,气欲绝。亦见开劈千岁衢之难也!
千岁衢于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开工,次年告竣,其后镌碑于道首岩壁,该碑条目收入《中华名胜大辞典》。彝族土官易斐《新千岁衢碑记》摩崖刻于道旁石壁,碑为半圆首,长方腰,平线底状。中线高1.5米,底宽0.85米,深0.1米,无碑座,底线离地面0.5米。它是一方摩崖石刻,故称为搬不动的碑。该碑由彝、汉两种文字合写而成,因岁月风雨,碑文汉字14行、可辩283字,彝文6行,可辩241字。汉文表述了明嘉靖年间,时任贵州宣慰使的安万铨捐银300两,率各族人民,在悬崖峭壁的洛启坡中,开山劈岭,凿成长2083米,宽6.7米,起自小寨石桅杆(因天然石柱兀立,直指苍穹而得名),止于鼠场乡大石板的千岁衢一事,表彰了安万铨“节用爱民,百废俱兴”的政绩及修衢善果。彝文经毕节市民委翻译组意译,大意是简述彝族先民勿阿纳的历史功绩和安万铨筑路的思想。彝文部份已收入《爨文丛刻》,美国波斯顿国家博物馆有该文拓片收藏,是著名的彝文古迹。
安徽肥西高店乡位于肥西县西北部,距合肥50公里,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淠河总干穿乡而过。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现辖8个村,5个社区,人口4.3万,交通便捷。高店乡是肥西县粮油大乡之一,也是蔬菜种植大乡。属江淮分水岭地区,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水源、土地、环境更适宜于多种蔬菜的种植,且种植蔬菜历史悠久。主产优质大米、油菜籽、白小麦,特产大白鹅、黑凤鸡、三黄鸡、西瓜、黑豆、甜玉米、绿豆、名贵花卉、大棚蔬菜等,其中以咸鹅、咸肫爪最为出名,三黄鸡、黑凤鸡也远销上海、铜陵、芜湖等地。国家计委、水利部项目高店节水高效科技示范园内有著名的美国胖龙公司的全自动温室和近百座钢架、轻型材料大棚,生产玫瑰等名贵花卉、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特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