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音?
bù?
部 首?土
笔 画?11
五 行?土
繁 体?埠
五 笔?FWNF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1.码头,多指有码头的城镇:船~。本~。外~。
2.商埠:开~。
相关组词
商埠
[shāng bù]?
1.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镇。
船埠
[chuán bù]?
停船的码头。
外埠
[wài bù]?
外地的城镇。埠(bù)。
埠头
[bù tóu]?
码头。
本埠
[běn bù]?
本地(多用于较大的城镇):平信~邮资六角,外埠八角。
港埠
[gǎng bù]?
港口;码头:国际~。
市埠
[shì bù]?
犹商埠。
鱼埠
[yú bù]?
鱼码头,临江河的鱼类交易点。
蚌埠市
[bèng bù shì]?
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两铁路交会处。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1947年设市。人口718万(1995年)。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龙子河、汤和墓等。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
大埠
[dà bù]?
大城市;大市镇。
轮埠
[lún bù]?
轮船码头。
香埠
[xiāng bù]?
指通寺院的码头。
水埠
[shuǐ bù]?
江河、池溏边用石块等砌成供人洗涤或泊船的埠头。
河埠
[hé bù]?
见“河步”。
开埠
[kāi bù]?
开辟为商埠。《上海滩》1990年第1期:“上海?开埠在1843年。”《新民晚报》1991.7.4:“晚?清?以来,随着?上海?开埠,茶馆业十分发达。”
高埠
[gāo bù]?
高土丘。
栲栳埠山
[kǎo lǎo bù shān]?
海拔576.6米,与凤仙山连为一体,各峰形似倒扣的栲栳,故称栲栳山(“栲栳”,方言“柯篓”)。
1、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古亦作“步”):埠头。本埠。外埠。船埠。
2、旧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开埠。商埠。
埠拼音bù。
部首土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五笔86FWNF、五笔98FTNF、仓颉GHRJ、郑码BMYE。
四角47147、结构左右、电码1009、区位1826。
相关组词:
外埠[wài bù]?
本地以外的都市。
埠头[bù tóu]?
码头。
蚌埠市[bèng bù shì]?
城市名,在安徽省。
高埠[gāo bù]?
高土丘。
大埠[dà bù]?
大城市;大市镇。
圩埠[xū bù]?
市集码头。
水埠[shuǐ bù]?
江河﹑池溏边用石块等砌成供人洗涤或泊船的埠头。
河埠[hé bù]?
河边供船舶停靠的地方。